利率是宏观经济的 “指挥棒”,央行每一次加息或降息,都会引发各类资产价格的连锁反应:加息时债券价格下跌、高估值成长股承压;降息时股票往往上涨、债券迎来牛市。散户往往对利率变动不敏感,固守原有投资组合,在利率周期切换时遭受不必要的损失。吴老师凭借对利率与资产价格关系的深刻理解,为散户制定了一套利率周期投资策略,通过在加息期侧重防御、降息期主动进攻,让资产在利率波动中始终保持最优配置,实现穿越周期的稳健收益。
利率变动的底层逻辑:资产价格的 “定价锚”
利率本质是 “资金的价格”,直接影响各类资产的估值水平。吴老师通过拆解利率与资产价格的关系,让散户明白:利率变动不是抽象的宏观数据,而是决定投资组合收益的核心变量,必须高度重视并主动应对。
利率与资产价格的反向关系
绝大多数资产的价格都与利率呈反向变动,利率上升时资产估值受压,利率下降时资产估值扩张,只是不同资产对利率的敏感度不同:
债券:对利率最敏感,利率上升 1%,10 年期债券价格约下跌 8%-10%;利率下降 1%,价格则上涨 8%-10%。这是因为债券的未来现金流(利息和本金)在高利率环境下折现价值更低,反之则更高。
股票:利率通过 “贴现率” 影响估值,高利率提高企业融资成本、降低未来盈利的现值,尤其是高估值成长股(依赖未来现金流)对利率更敏感,利率上升时跌幅往往超过大盘;而高股息股(类似债券)受影响相对较小。
房产:作为典型的 “杠杆资产”(多数购房者贷款买房),利率上升直接提高月供压力,抑制购房需求,导致房价承压;利率下降则降低购房成本,刺激需求推高房价。
现金及等价物:利率上升时收益同步提高(如存款利率从 2% 升至 3%),成为加息期的 “避风港”;利率下降时收益缩水,持有吸引力降低。
2022 年美联储连续加息 7 次,全球利率大幅上升,当年全球债券指数下跌 15%,纳斯达克指数(成长股集中)下跌 33%,充分体现了利率对资产价格的冲击;而 2020 年全球央行大幅降息,纳斯达克指数上涨 43%,10 年期美债价格上涨 12%,则展现了利率下降的推动作用。
利率周期的四个阶段及其特征
利率变动具有周期性,通常经历 “降息期→利率底部→加息期→利率顶部” 四个阶段,每个阶段持续 6-24 个月,资产表现呈现显著差异:
降息期:央行通过降低基准利率释放流动性,市场利率逐步下降,资金从现金转向股票、债券等风险资产,股市和债市往往同步上涨,成长股表现最佳。
利率底部:利率降至历史低位并维持稳定,经济逐步复苏,企业盈利改善,股票(尤其是周期股)继续上涨,债券因利率无下降空间表现平淡,现金收益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