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 1-2 个核心技术指标:避免同时参考过多指标导致 “信号混乱”,新手建议优先参考 “均线 + 成交量”;
预设 “信号触发条件” 与 “仓位分配”:明确 “什么信号买入”“每次买入多少仓位”,如 “20 日均线支撑 + 成交量放大,买入 40% 仓位”;
验证信号有效性:若技术信号出现后,股价未按预期走势(如均线支撑后仍下跌),则暂停买入,避免 “假信号” 导致亏损;
四、吴老师的实战提醒:避开 “分批买入” 的 3 个误区,成本再降 10%
尽管 “分批买入” 能降低成本,但多数股民在实战中仍会因 “误解策略、违反纪律” 导致成本升高。吴老师结合多年经验,总结出 “3 个关键误区”,帮助股民避开风险:
(一)误区 1:把 “分批买入” 当 “越跌越买”—— 不是 “下跌就买”,而是 “有支撑才买”
很多股民认为 “分批买入” 就是 “股价下跌就补仓”,但实际上,“分批买入” 的核心是 “在‘有支撑的低位’买入”,而非 “无底线越跌越买”:
(二)误区 2:把 “分批买入” 当 “满仓操作”—— 不是 “分多次满仓”,而是 “保留应急资金”
很多股民认为 “分批买入” 的目标是 “快速满仓”,但实际上,“分批买入” 需 “保留 10%-20% 的应急资金”,应对突发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