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 年:顺周期调整,扭亏为盈
在吴老师指导下,老周学习利率周期策略,2023 年操作如下:
上半年(加息末期):配置 40 万元现金(货币基金 + 定期存款,收益 3%)、30 万元短期债券(收益 2%)、20 万元消费股(抗跌)、10 万元黄金 ETF(对冲风险),组合微涨 1.5%;
下半年(降息预期升温):根据 “GDP 增速放缓 + CPI 回落 + 央行降准” 信号,调整为 50 万元股票(成长股 30%+ 周期股 20%)、30 万元中长期债券、20 万元现金,股票下半年上涨 15%,债券上涨 5%,现金收益 1%。
2023 年底,老周的资产回升至 102 万元,不仅弥补了 2022 年的亏损,还实现盈利 16 万元,彻底扭转了逆周期操作的困境。
“以前总觉得利率变动和自己没关系,现在才明白,利率就是投资的‘天气预报’,顺着风向走才能一帆风顺,逆着风向跑只会吃力不讨好。” 老周感慨道。
利率周期投资的进阶技巧:提升收益的细节优化
吴老师分享了利率周期投资的进阶技巧,帮助有经验的散户在顺周期操作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收益,把握利率波动中的结构性机会。
技巧一:“债券久期调整”,放大利率收益
债券的 “久期”(衡量对利率的敏感度)需随利率周期调整:降息期选择久期 8-10 年的长期债券(利率下降时涨幅更大),加息期选择久期 1-3 年的短期债券(跌幅更小)。2020 年降息期,持有长期债券的散户比持有短期债券多赚 5-8 个百分点。
技巧二:“股票行业轮动”,捕捉阶段主线
利率周期的不同阶段,领涨行业不同:降息初期成长股领涨,降息后期周期股接力;加息初期防御股抗跌,加息后期高股息股占优。散户可通过行业 ETF(如科技 ETF、消费 ETF)在不同阶段切换,比单一持股多赚 10-15 个百分点。
技巧三:“利用利率衍生品”,对冲风险
有一定经验的散户可通过利率期货或国债逆回购,对冲利率波动风险:加息预期强烈时,买入利率期货空单(利率上涨时盈利),对冲债券下跌损失;降息预期强烈时,卖出利率期货空单,锁定债券收益。
常见误区及破解:避开利率周期中的 “认知陷阱”
散户在利率周期投资中,常因对利率与资产关系的误解导致操作失误。吴老师总结了四大常见误区,并给出破解方法,帮助散户少走弯路。
误区一:“忽视利率变动,长期持有单一资产”
表现:无论利率如何变化,始终持有股票或债券,如长期持有成长股,在加息期亏损惨重;或长期持有债券,在降息期收益跑输大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