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李女士,孔先生的租房经历要难得多。孔先生去年因工作岗位变动,从潍坊调来青岛,眼下全家在青岛租房住。“我孩子今年4岁,再过两年就得上学,我去周围的小学问过,校方都无法保证租房居民子女能顺利入学。”孔先生说现在的解决方案就是卖掉潍坊的房子来青岛买房,但自己的父母都在潍坊,而他又不想让孩子在潍坊上学成为“留守儿童”,事情到底如何解决,让他陷入两难的境地。
解题
发展长租 助年轻人安家
“什么人是租房市场的主要群体?”带着这个问题,记者走访了岛城的多家中介机构,大家给出的一致回答是“年轻人”。“刚刚毕业,工作不稳定,生活处于一种‘漂’的状态,再加上收入有限,大多数年轻人会选择租房居住。”科威不动产万科中心店店长龚海防告诉记者,他们的租赁业务中,70%以上的租客是年轻人。而来自知名地产中介机构“贝壳找房”的数据也支持了这样的说法,青岛贝壳研究院市场分析师刘倩倩告诉记者,统计数据显示,2021年1月—9月青岛长租市场中,90后租客占比达到了56.8%。而年轻人租房最大的痛点,是租期不稳定带来的安全感缺失。
所幸的是,面对问题,政策已经“在路上”。“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加快培育和发展住房租赁市场”,“完善长租房政策”;去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部署房地产市场相关工作时再次强调,加快发展长租房市场。传统的住房租赁常常是个人房东将闲置的住房出租,租赁时间短、租赁关系不稳定。而长租房通常由专门的机构运营,或是以“轻资产”的形式从分散的房东手中租赁过来,简单改造后再转租;或是以“中资产”的形式整租楼宇,装修改造后再租赁运营;或是以“重资产”的形式购得租赁用地,开发建造后再实施租赁业务的运营管理。
由机构运营的“长租房”,在青岛早已不是新鲜项目。2019年毕业的小龙如今已经在黑龙江路上一家长租公寓住了一年的时间。小龙告诉记者,刚毕业的那一年,他和很多同学一样,有着“丰富”的租房阅历,被中介忽悠、房租涨价、和室友吵架……不想在居住问题上浪费太多精力,小龙选择了现在居住的这家长租公寓。“体验还是不错的,房间布置得虽然简单,但卫生间、淋浴这些设施都有,自己居住没问题。外面还有公共区域,影音室、台球室、书吧都有,要是在屋里待烦了,可以出去和大家互动一下。”在小龙看来,长租公寓既有独处的空间,也有接触新朋友的机会。公寓里还有共享厨房和共享洗衣机,“但我们一般都是点外卖,这些设施用得不多。”比起生活设施完善与否,小龙说更看重长租公寓给自己带来的安全感,“东西坏了立刻有人修,还有24小时的安保,更重要的是只要你愿意,可以签两年甚至更长的租赁合同,就算中途跳槽换了工作地点,也可以转到其他区域的同品牌公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