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 年9 月26 日,内蒙古自治区政府再融资一般债券(九期至十一期)发行计划显示,拟于10 月9 日发行663.2亿元再融资债,募集资金用途是偿还政府负有偿还责任的拖欠企业账款,是2023 年发行的首笔特殊再融资债。
地方债发行监管政策如何演绎变化?2014 年新《预算法》与《43 号文》的出台,标志着地方债进入了全新时代。地方债监管顶层设计的核心主要有三个关键词:1)开明渠:赋予地方政府在限额内举债的权力;2)堵暗道:严控新增隐性债务;3)筑围墙:预算管理、风险管理、绩效管理共同筑建监督的围墙。2014 年后地方债品种呈现多元化特征,包含新增一般、专项债,置换一般、专项债四类。2018 年后增加再融资一般债、专项债两类新品种。限额管理、“限额回收-再分配”是地方举债发行中最重要的两项制度。
特殊再融资债——立项审批发行用时约3 个月,跨度较长约半年左右。2020 年6-7 月,多省开始陆续发布《2020 年省级预算调整方案(草案)》,为年内发行特殊再融资债做准备工作,并通过省人大常委审议。2020 年11 月6 日,财政部表示浙江省温州市鹿城已入围第一轮建制县申报,将于8 日开始第一轮竞争答辩。2020 年12 月下旬首批特殊再融资债发行。通过历史复盘,我们发现首轮建制县发行特殊再融资债立项审批发行周期为3 个月左右。今年6-7 月以来,多省市县公开报道积极争取隐债化解试点,10 月新一轮首笔特殊再融资债发行公告已落地,关注近期各地预算调整方案发布情况及特殊再融资债发行计划公告情况。我们预计本轮特殊再融资发行或有以下三点变化:1)一揽子化债试点拓宽至建制市;2)错峰发行:考虑到8-9 月是新增专项债供给高峰,10-11 月特殊再融资债落地或意在错峰发行,关注潜在供给对资金面及利率债冲击;3)置换高息隐性负债及拖欠工程款。
结合2019 年特殊再融资债区域选择及各省市债务率来看,2019 年特殊再融资债发行的六个省份中,贵州、云南、湖南均为地方债务率较高且增速上行较快的省份;其次,贵州、云南、湖南、甘肃、内蒙古、辽宁六省多位于我国西南、东北、西北等经济欠发达地区,侧面反映出债务压力大及经济欠发达区域,入选建制县可能性相对较高。本轮一揽子化债力度及空间或超过2019 年,特殊再融资债或将优先置换高成本隐性债务及拖欠工程款,因此除内蒙古外,预计城投及地方债务规模较大、非标占比较高、经济欠发达区域将成为本轮一揽子化债的重要试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