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 11 月,全球被动元件市场迎来 “涨价冲击波”—— 国际巨头国巨旗下基美(Kemet)宣布对钽电容产品提价 20%-30%,这是其年内第二次调价,且范围从代理商扩至直销客户;村田、三星电机等龙头的车规级 MLCC 价格累计上涨 8%-12%,交期延长至 20 周以上。拥有 18 年电子行业周期投资经验的 “股神吴老师” 直言:“这不是短期炒作,而是 AI 与新能源车驱动下的‘需求爆发 + 产能错配’共振,被动元件板块正进入‘涨价 - 业绩 - 估值’的戴维斯双击周期,A 股 5 只稀缺标的已浮现明确机会。”
本文结合最新涨价公告、机构调研数据与吴老师实战经验,拆解涨价潮的核心驱动逻辑,详解 5 只绩优股的稀缺价值与选股标准,通过实战案例教你捕捉涨价红利,并全面介绍吴老师的被动元件投资合作体系,助你在结构性行情中锁定确定性收益。
一、涨价真相:被动元件行业的三重驱动逻辑
“32 家公募基金、18 家境外机构的最新调研数据显示,82% 的机构计划增持被动元件板块,这背后是三重不可逆转的驱动力量。” 吴老师分析,本次涨价潮呈现 “高端领涨、结构分化” 的特征,钽电容、车规级 MLCC 等高端品类成为核心增长点,其底层逻辑集中在需求、供给、替代三大维度。
1. 需求端:AI 与新能源车引爆 “增量市场”
“被动元件是电子工业的基石,每一次技术革命都会带来需求爆发。” 吴老师结合调研数据指出,两大新兴领域正重构行业需求格局:
需求爆发已反映在数据上:11 月以来被动元件板块成交金额累计达 3.9 万亿元,较 10 月环比增长 42%,主力资金净流入超 180 亿元。
2. 供给端:技术壁垒与产能错配形成 “供给瓶颈”
“高端被动元件的产能扩张周期长达 18-24 个月,短期缺口无法填补。” 吴老师梳理行业数据发现,供给端的两大限制构成涨价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