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端的增量更为可观。前三季度国内 3D 打印设备产量同比增长 40.5%,远超工业机器人(18.2%)和新能源汽车(25.6%)的增速。中航重机的航空发动机涡轮叶片 3D 打印业务,三季度订单金额达 12 亿元,已超去年全年总和。吴老师团队跟踪的产业链数据显示,当前工业级 3D 打印设备的交货周期已从 3 个月延长至 6 个月,核心耗材钛合金粉末价格年内上涨 35%。
(三)资本信号:聪明钱的布局轨迹
资金流向正在印证行业价值。大疆的战略投资并非个例:高瓴资本三季度新进铂力特 230 万股,持仓市值达 1.7 亿元;社保基金 103 组合增持楚江新材至 8900 万股,占流通股比例 4.6%。更值得关注的是龙虎榜数据:11 月以来通达创智的 5 次涨停中,机构专用席位累计净买入 3.2 亿元,占总成交额的 28%,而同期游资席位净卖出 1.1 亿元,显示机构对其价值的认可。
“这与 2019 年宁德时代的机构持仓变化高度相似。” 吴老师在客户策略会上对比道,“当年锂电池技术突破后,机构也是先锁定具备专利壁垒和量产能力的标的,而非单纯炒作概念。现在 3D 打印板块中,通达创智的专利数量(23 项)、银邦股份的产能利用率(92%),就是当年宁德时代的‘产能爬坡率’指标。”
二、标的解码:吴老师的 “四维筛选” 框架
面对 14 只成交活跃的概念股,吴老师为合作客户搭建了 “技术关联度、订单转化力、估值匹配性、产业链地位” 四维筛选体系,从热度中淘出真金。
(一)技术关联度:区分 “真受益” 与 “伪概念”
吴老师将技术关联度分为三个层级:核心层(直接掌握突破性技术)、受益层(核心耗材 / 设备供应商)、沾边层(仅布局未量产)。通过专利检索与产能调研,其团队发现:
“很多投资者看到‘3D 打印’概念就追,但惠程科技的主业是游戏运营,3D 打印只是年报里的‘未来规划’。” 吴老师在散户客户培训中举例,“就像 2015 年 VR 热潮时,卖眼镜片的公司都涨了,但最后真正受益的只有硬件龙头。”
(二)订单转化力:验证 “技术变现” 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