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产配置:股票仓位占比 70% 以上,以成长股和周期股为主,债券和现金比例降至 30% 以下;
调整节奏:每上涨 10%,将盈利部分的 20% 转为现金或债券,锁定收益,避免回调时回吐过多。
2021 年牛市期间,散户按策略操作:进取型仓位 80%,其中成长股占 60%,每上涨 10% 锁定 20% 收益,全年收益达 40%,且在后续熊市中保留了 30% 的盈利,远高于满仓不动的散户。
熊市环境:降低仓位,保住本金
市场特征:指数持续下跌,成交量萎缩,多数股票亏损,市场情绪悲观,反弹幅度小(通常不超过 10%)。
仓位策略:
总仓位:进取型 30%-50%,平衡型 20%-30%,保守型 10%-20%,以现金和债券为主;
资产配置:现金和债券占比 70% 以上,股票以消费、医药等防御性行业为主,占比 30% 以下;
调整节奏:每下跌 10%,用现金的 20% 加仓优质股(分批建仓),避免一次性满仓,同时设置严格止损(单只股下跌 15% 立即卖出)。
2022 年熊市期间,散户老赵按策略操作:总仓位 30%(平衡型),现金 + 债券占 70%,股票仅配置消费和医药,每下跌 10% 加仓 5%,全年亏损 8%,远低于大盘 20% 的跌幅,为后续反弹保留了充足资金。
震荡市环境:灵活调仓,高抛低吸
市场特征:指数在一定区间内上下波动(如 3000-3300 点),涨几天就跌,跌几天又涨,缺乏明确趋势,适合波段操作。
仓位策略:
总仓位:进取型 50%-70%,平衡型 40%-60%,保守型 30%-40%,保持灵活性;
资产配置:股票和债券均衡配置,股票以高股息和业绩稳定的蓝筹股为主;
调整节奏:指数接近区间上沿时减仓 20%-30%,接近下沿时加仓 20%-30%,利用波动做差价。
2023 年震荡市期间,散户小王按策略操作:在 3300 点减仓至 50%,3000 点加仓至 70%,通过 4 次波段操作,额外获利 10%,组合总收益达 18%,远超简单持有不动的 6%。
止损与止盈:风险控制的 “最后防线”
止损和止盈是控制风险的 “双保险”:止损防止亏损扩大,止盈锁定已有收益。许多散户因 “怕止损后反弹”“想多赚一点” 而不设止损止盈,最终在波动中来回坐过山车,甚至由盈转亏。吴老师总结的 “止损止盈四法”,帮助散户建立明确的退出规则。
止损四法:斩断亏损,让利润奔跑
固定比例止损法:设置固定的止损比例(如 5%、10%),一旦跌破立即卖出,不抱侥幸。保守型散户用 5%-8%,平衡型 8%-12%,进取型 12%-15%,单只股亏损达到即止损,避免情绪化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