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80% 盘中执行:将 “准备计划” 转化为 “实际收益” 的 “核心战场”
如果说 “准备” 是 “画图纸”,那么 “执行” 就是 “盖房子”——80% 的投入占比,是将 “准备阶段的规划” 落地为 “实际盈利” 的关键。但多数股民的问题是 “计划归计划,执行归执行”,盘中因 “情绪干扰” 偏离计划,导致 “准备白费”。
1. 执行环节的核心痛点:情绪干扰与操作变形
吴老师通过对 2 亿股民操作数据的分析,发现执行环节最常见的 3 个痛点:
2. 吴老师 “铁血执行法”:3 个原则确保计划落地
针对上述痛点,吴老师总结出 “铁血执行法”,帮助 2 亿股民克服情绪干扰,严格按计划执行:
提前将 “买入条件、卖出目标、止损点位” 写在纸上(或存入交易软件备忘录),盘中一旦股价触发条件,立即操作,不纠结 “是否还会涨 / 跌”。
示例:某股民准备买入某股票,预设买入条件 “9.5 元 / 股且 MACD 金叉”,盘中股价跌至 9.5 元 / 股且 MACD 金叉,该股民立即买入,后续股价涨至 12.5 元 / 股,实现 25% 收益;若当时犹豫不买,股价很快涨至 10 元 / 股,将错过低成本买入机会。
预设的止损点位是 “风险控制线”,一旦股价跌破,无论 “后续是否会反弹”,坚决卖出,避免亏损扩大。
吴老师案例:2023 年,某股民买入某股票,预设止损位 9 元 / 股,股价跌至 8.9 元 / 股时,该股民按计划止损,亏损 5%;后续该股票继续跌至 7 元 / 股,若未止损,亏损将达 20%,可见 “止损不妥协” 是控制风险的关键。
盘中即使看到 “其他股票大涨”,也不临时放弃准备好的目标股票,避免 “跟风买入陌生股票” 导致失误。
数据支撑:吴老师跟踪统计,股民 “临时更换目标、跟风买入” 的失误率超 70%,而 “按计划操作准备好的目标股票” 的成功率超 60%,两者差距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