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市中股价上涨动能强,回调幅度小,5 日均线能 “快速反映短期趋势”,避免因均线周期过长错过买入机会。例如 2021 年新能源牛市,宁德时代股价持续沿 5 日均线上行,期间出现的 5 日均线附近阴线(如 2021 年 5 月 20 日,股价回调至 5 日均线 280 元,收阴线),若按 “线上阴线买” 策略介入,后续 5 个交易日股价涨至 310 元,收益 10.7%。
震荡市中股价波动幅度大,5 日均线易出现 “假突破 / 假跌破”,10 日均线能 “过滤短期杂波,反映中期趋势”。例如 2023 年 A 股震荡市,贵州茅台股价围绕 10 日均线波动,2023 年 8 月 15 日股价回调至 10 日均线 1700 元(收阴线),按策略买入后,10 个交易日涨至 1850 元,收益 8.8%;若用 5 日均线,同期会出现 3 次无效买卖信号,增加交易成本。
熊市中股价下跌趋势明显,20 日均线能 “反映长期下跌趋势”,避免因均线周期过短导致过早买入被套。例如 2022 年熊市,某半导体股沿 20 日均线下行,期间出现的 20 日均线以上阳线(如 2022 年 7 月 10 日,股价反弹至 20 日均线 50 元,收阳线),按 “线下阳线卖” 策略清仓,后续股价跌至 35 元,规避 30% 亏损。
吴老师总结:“选对均线 = 策略成功一半,震荡市用 10 日均线是性价比最高的选择 —— 既不会因周期过短频繁交易,也不会因周期过长错过机会,适合多数散户。”
2. 要素 2:“线上阴线” 与 “线下阳线” 的有效性判断 —— 避免误判洗盘与出货
并非所有 “线上阴线” 都能买,也并非所有 “线下阳线” 都要卖,需结合 “量能、基本面、市场情绪” 判断 K 线有效性,避免落入主力 “洗盘变出货、反弹变反转” 的陷阱:
条件 1:阴线缩量 —— 阴线当日成交量需低于 “近 5 个交易日均量的 80%”,说明是 “主力洗盘(散户恐慌抛售,主力未出逃)”,而非 “出货(主力大量抛售,成交量放大)”;
条件 2:基本面无利空 —— 标的近 1 个月无 “业绩暴雷、监管处罚、高管减持” 等利空消息,避免 “线上阴线实为利空导致的破位下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