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参考:2022 年 Q4,正是由于 “基建投资增速从 3% 回升至 6%、新能源订单量增长 30%” 等落地效果验证,才推动行情从反弹转向趋势性上涨;而 2023 年 Q2,虽有政策出台,但 “消费数据持续低迷、科技企业业绩不及预期”,导致行情未能变盘,反而重回震荡。
2. 信号 2:资金面配合 —— 内外资能否持续进场?
资金是行情变盘的 “直接推力”,需重点跟踪以下资金信号:
3. 信号 3:技术面突破 —— 关键点位能否站稳?
技术面是行情变盘的 “形态确认”,需重点关注上证指数的 “关键点位与形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