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新车销售与产业链:全链条协同带动的 “联动主线”
新车销售端将通过 “二手车置换需求释放 + 后市场体验提升” 实现联动增长,同时带动上游汽车零部件、下游汽车服务等产业链环节,成为政策下的 “联动主线”。
新能源汽车新车销售领域:新能源汽车因 “智能化程度高、改装潜力大”,将更易受益于后市场拓展与二手车置换,重点关注新能源汽车龙头企业,如比亚迪(新能源汽车销量龙头,2024 年销量达 300 万辆,市场份额超 35%,推出 “旧车置换 + 改装服务” 套餐,2024 年置换购车占比达 50%,预计政策后将提升至 65%)、理想汽车(高端新能源汽车代表,聚焦家庭用户,2024 年销量达 80 万辆,与露营地企业合作推出 “购车 + 露营权益”,激发消费意愿)。吴老师提示,新能源汽车企业需 “关注置换政策力度与后市场服务整合能力”,优先选择 “置换购车占比超 40%、后市场服务收入占比超 10%” 的企业,这类企业能充分享受全链条协同红利。
汽车零部件上游领域:新车销售与后市场改装将共同拉动汽车零部件需求,重点关注智能化、个性化零部件企业,如德赛西威(汽车智能座舱龙头,为新能源汽车提供个性化智能座舱解决方案,2024 年营收同比增长 35%,改装业务带动智能座舱零部件销量增长 60%)、福耀玻璃(汽车玻璃龙头,推出个性化改装玻璃产品,2024 年改装玻璃业务营收同比增长 50%,与改装企业建立长期合作)。吴老师分析,汽车零部件企业需 “关注产品个性化与智能化升级”,优先选择 “新能源汽车配套占比超 50%、改装零部件业务占比超 15%” 的企业,这类企业能同时承接新车与后市场的双重需求。
(三)汽车消费政策行情中的三大风险提示
政策落地不及预期风险:汽车消费改革试点需地方政府、行业协会、企业等多方协同,若试点推进进度缓慢、政策细则(如改装标准、二手车检测规范)出台延迟,将影响政策红利释放,导致相关板块业绩增长不及预期。例如,某汽车改装企业若因合规标准未明确,无法大规模开展业务,可能出现营收增长放缓的情况。
市场竞争加剧风险:后市场与二手车流通领域政策松绑后,大量企业可能涌入,导致市场竞争加剧,压缩企业利润空间。例如,房车露营领域若新增大量露营地运营企业,可能出现 “价格战”,导致露营地企业毛利率下降;二手车流通领域若新增大量检测机构,可能出现检测服务价格下降,影响企业盈利。
需求释放不及预期风险:若宏观经济复苏放缓、消费者收入预期下降,即使政策支持,汽车消费(尤其是非必需的改装、露营等后市场服务)需求也可能释放不及预期。例如,消费者可能因收入压力推迟新车购买或改装计划,导致后市场企业订单增长放缓,影响板块行情持续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