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仓位管理术”:从 “满仓焦虑” 到 “从容应对”
“散户最大的错误,就是涨的时候满仓,跌的时候空仓。” 吴老师的仓位管理很灵活:“牛市时仓位 70%,因为趋势好;熊市时仓位 30%,留现金抄底;震荡市仓位 50%,进可攻退可守。”2020 年疫情暴跌,他仓位只有 30%,“看着别人慌,我反而能慢慢买,比如当时以 80 元买了片仔癀,后来涨了 5 倍。”
他还发明了 “定投补仓法”:“比如买腾讯,300 港元买 1000 股,跌到 270 港元再买 500 股,跌到 240 港元再买 500 股,摊薄成本。”2022 年腾讯最低跌到 298 港元,吴老师通过定投,平均成本降到 280 港元,“这样就算跌,也不会慌,因为成本一直在降。”
(三)“心态调节法”:从 “追涨杀跌” 到 “理性坚守”
“散户赚不到钱,很多时候是心态崩了。” 吴老师总结了 “三不心态”:“不贪,赚够目标就卖,比如我定的年化收益 20%,达到就减仓;不慌,跌了只要公司没问题就持有,比如茅台跌了 60%,我也没卖;不妒,别人赚再多也不羡慕,守好自己的票。”
2024 年人工智能行情中,身边有人靠寒武纪赚了 3 倍,劝吴老师加仓,“我知道自己看不懂 AI 芯片的技术细节,就没动,后来寒武纪跌了 20%,他们又慌着卖,我反而稳。” 吴老师说:“心态不是天生的,是亏出来的,摔过几次跟头,就知道‘慢就是快’。”
四、十大股神的智慧映照:吴老师眼中的 “成功共性”
在吴老师看来,无论是林园的千亿身家,还是自己的稳健收益,十大散户股神的成功都离不开三个共性,这也是他常跟身边散户强调的 “核心逻辑”:
第一,认知先于操作。 “段永平懂游戏,才敢买网易;傅海棠懂农业,才敢做大豆期货;我懂消费和医药,才敢长期持有茅台和片仔癀。” 吴老师说,“散户最缺的不是运气,是认知,认知不到位,再好的票也拿不住。”
第二,风控重于盈利。 “葛卫东爆过仓,才懂风控;我亏过 80%,才懂仓位管理;徐翔虽然赚得多,但违背规则,最后还是输了。” 吴老师强调,“散户抗风险能力弱,先活下来,才能赚大钱。”
第三,长期优于短期。 “刘元生拿万科三十年,赚了 482 倍;我拿茅台十五年,赚了 80 倍;赵建平拿格灵深瞳两年,赚了 1.6 倍。” 吴老师说,“短线交易就像赌钱,长期持有才是投资,散户没机构的速度,不如靠时间赚钱。”
五、吴老师的散户忠告:比 “股神” 更重要的是 “做自己”
如今,吴老师的账户市值已从最初的 3 万元增至 500 万元,身边常有散户来请教 “怎么成为股神”,他却总说:“别想着当股神,先想着怎么不亏。” 他的忠告,字字都是实战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