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类标的估值处于历史低位,且具备业绩改善预期,适合调整期逢低布局:
3. 坚决规避标的
调整期风险大于机会,以下三类标的必须坚决规避:
(三)节奏把控:把握 “调整 - 企稳 - 反弹” 三阶段操作节点
“调整期的节奏把控比标的选择更重要,要学会‘在恐慌时布局,在乐观时止盈’。” 吴老师结合历史调整行情规律,将当前调整划分为 “快速下跌期、震荡企稳期、反弹回升期” 三个阶段,并针对每个阶段给出明确操作节点:
1. 快速下跌期(当前阶段)
特征:指数单日跌幅超 1%,板块普跌,市场恐慌情绪升温。
操作策略:“不割肉、不抄底,梳理持仓”。重点检查持仓标的是否属于高景气高估值或低景气伪成长股,若属于则果断止损;对于核心配置标的,即使短期下跌也坚决持有,避免割在最低点。例如某半导体设备标的,11 月快速下跌期跌幅达 8%,但吴老师股票合作的客户因坚定持有,后续震荡企稳期股价回升 5%,有效降低了亏损。
2. 震荡企稳期
特征:指数在关键支撑位(如沪指 3150 点)反复震荡,单日涨跌幅度收窄,成交额逐步萎缩。
操作策略:“逐步加仓,布局核心标的”。用现金仓位与机动仓位,分 3-4 次加仓核心配置标的,每次加仓比例不超过 5%,避免一次性加仓导致的风险。例如当某新能源汽车标的回调至市盈率 25 倍(历史均值附近)时,可先加仓 3%,若进一步回调至 22 倍,再加仓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