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政策预判与标的筛选(2025 年 12 月)
2025 年 12 月,吴老师团队从 “十五五” 新能源规划修订草案中,预判 “新型储能装机目标将加码”,启动储能赛道标的筛选:
最终标的 D 被纳入 “价值 50” 观察池,学员开启初步建仓(仓位 20%,成本 28 元)。
(二)建仓与加仓(2026 年 1-3 月)
2026 年 1 月,国家能源局正式发布 “新型储能装机目标提至 80GW” 政策,标的 D 触发 “政策加码 + 北向资金净买入 2.5 亿元” 的加仓信号:
(三)持仓与止盈(2026 年 4-6 月)
2026 年 4 月,标的 D 股价涨至 45 元,触发 “PE 达行业均值(48 倍)+ 机构持仓开始下降(从 32% 降至 28%)” 的减仓信号:
这一案例中,“价值 50” 体系的核心不是 “精准预测股价”,而是 “用政策、估值、资金的信号,把每一步操作都落在确定性上”—— 这也是学员能实现 86% 收益,而散户同期仅盈利 25% 的关键。
三、散户参与 “价值 50” 的痛点与破局方案
吴老师团队 2026 年学员调研显示,散户想通过 “价值 50” 盈利,常面临 “政策看不懂、标的不会选、仓位控不好” 三大痛点。针对这些问题,“价值 50” 合作体系设计了针对性解决方案,让普通投资者也能掌握实战逻辑。
(一)痛点 1:政策解读滞后,错过布局窗口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