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增标的 2:某固态电池材料公司(2025 年 10 月纳入)
淘汰标的:某传统家电企业(2025 年 9 月移出)
“2025 年的‘价值 50’,关键词是‘政策硬相关 + 研发真投入’。” 吴老师在标的池调整说明中强调,“注册制下硬科技标的超 2000 家,散户容易被‘概念炒作’迷惑,我们通过‘政策评分≥85 + 研发占比≥15%+ 机构持仓≥20%’的量化标准,帮大家聚焦‘真科技、真机会’,避免踩入‘伪科技’陷阱。”
(二)心法升级:硬科技专属规则落地,破解三大实战痛点
针对 2025 年硬科技投资的新场景(研发周期长、政策迭代快、估值波动大),吴老师在原有 55 条心法基础上,新增 3 条硬科技专属准则,填补 “政策赛道实操细节” 的空白:
心法 56:硬科技标的 “研发投入真实性” 优先于 “PE 高低”,警惕 “研发费用资本化” 造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