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50108135
欢迎拨打服务热线,让我们来为您服务
吴老师股票投资理财
标题摘要内容
成为一位成功的股票投资人,你必须做到下述三点:第一,获得炒股的基本知识;第二,制定切实可行的炒股计划;第三,严格按照这个计划实行~

吴老师讲股票:告别 “排名焦虑”,选对炒股软件 + 用对工具,新手也能稳操作

www.gphztz.com | 作者:吴老师股票合作QQ群:861573022 | 发布时间: 2025-11-21 | 10 次浏览 | 分享到:

吴老师讲股票:告别 “排名焦虑”,选对炒股软件 + 用对工具,新手也能稳操作

打开手机应用商店,搜索 “炒股软件”,立刻弹出几十款 APP,有的标着 “排名第一”,有的喊着 “新手必备”,还有的主打 “智能选股”—— 这场景让很多想入门的新手犯了难:“到底哪款才是真的‘排名第一’?”“选不对软件,会不会影响炒股?”“别人用的软件看起来很复杂,我能学会吗?”
深耕股市教学十余年的吴老师,常在课程里提醒学员:“股市里没有绝对‘排名第一’的炒股软件,只有‘适合自己’的工具。就像厨师选刀,不是越贵越好,而是顺手、够用才重要。新手选软件,关键是搞懂‘自己需要什么功能’‘怎么用软件帮自己炒股’,而不是盲目追‘排名’。”
接下来,我们就跟着吴老师的思路,先破除 “排名第一” 的误区,再拆解优质炒股软件的核心功能与新手使用技巧,最后了解吴老师如何结合软件教学、提供合作指导,让新手既能选对软件,又能用好工具,稳步开启炒股之路。

一、先破误区:为什么没有 “排名第一” 的炒股软件?吴老师的 3 个真相

新手总执着于 “找排名第一的炒股软件”,但吴老师通过拆解行业逻辑,告诉大家:所谓 “排名第一” 大多是营销噱头,背后藏着 3 个新手必须知道的真相。

(一)“排名” 没有权威标准,多是 “自说自话”

吴老师在课程里拿出过一组数据:某平台的 “炒股软件排名” 里,A 软件因 “下载量高” 排第一,B 软件因 “用户评分高” 排第一,C 软件又因 “智能功能多” 排第一 —— 不同标准下,“第一” 的归属完全不同。
“股市监管部门从未给炒股软件评过‘排名’,市面上的‘第一’,要么是平台根据下载量、付费率等商业数据排的,要么是软件厂商自己宣传的。” 吴老师举例:“某小众软件为了吸引用户,花钱在某网站买了‘排名第一’的标签,结果新手下载后发现,不仅功能不全,还经常卡顿,甚至有弹窗广告 —— 这种‘排名’不仅没用,还可能坑了新手。”
他强调:“新手别被‘排名第一’的噱头迷惑,与其纠结‘谁是第一’,不如先想‘我需要软件帮我做什么’:是看行情、查数据,还是练模拟交易?明确需求,比追排名靠谱得多。”

(二)“功能多” 不等于 “好用”,新手容易被 “复杂功能” 劝退

很多标榜 “排名第一” 的软件,会堆砌几十种功能:一会儿弹出 “智能诊股”,一会儿提示 “主力资金流向”,还有 “Level-2 行情”“投顾直播” 等复杂模块 —— 这对新手来说不是福利,而是负担。
吴老师见过太多这样的案例:某新手听人说 “某软件排名第一”,下载后打开界面,满屏的指标、按钮让他头晕,连 “怎么看 K 线”“怎么下单” 都找不到,最后只能卸载软件,放弃炒股。“新手刚入门,就像刚学开车的人,给一辆装满高科技设备的跑车,反而不如给一辆操作简单的家用车顺手。” 吴老师说:“优质软件的核心是‘刚需功能做精,复杂功能可选’,而不是把所有功能堆在一起当‘卖点’。”

(三)“别人用得好” 不等于 “自己用得顺”,适配性比 “排名” 更重要

常有人问吴老师:“我朋友用 XX 软件赚了钱,说它是‘排名第一’,我是不是也该用?” 但吴老师总会反问:“你朋友是短线高手,还是长期价值投资者?你和他的炒股习惯一样吗?”
他举了个典型例子:某短线高手喜欢用 “Level-2 行情” 看实时买卖盘,所以觉得带这个功能的软件 “最好”;但对新手来说,“Level-2 行情” 里的 “十档买卖”“逐笔成交” 太复杂,根本用不上,反而不如能快速查 “PE”“净利润” 的软件实用。“就像有人喜欢用键盘打字,有人喜欢用语音输入,没有绝对的‘好’,只有‘适合’。” 吴老师总结:“新手选软件,先看‘是否适配自己的炒股阶段’—— 入门期选‘简单实用’的,进阶期再根据需求加功能,比盲目跟风‘排名’强。”

二、吴老师拆解:新手必备的 4 大核心功能,有这些就够了

既然没有 “排名第一” 的软件,那新手该怎么选?吴老师结合新手的炒股需求,提炼出 “4 大核心功能”—— 只要软件满足这 4 点,就是适合新手的 “好工具”,多余的功能可以暂时忽略。

(一)行情查看:能清晰看 K 线、分时图,就是 “合格线”

对新手来说,炒股的第一步是 “看行情”,所以软件的 “行情查看功能” 必须直观、好懂。吴老师教新手从 3 个维度判断:

1. 基础行情要全:K 线、分时图、均线 “一键调”

打开软件的个股页面,必须能快速找到这 3 个基础元素:
  • K 线图:默认显示日 K 线(能切换周 K、月 K),点击 K 线能看到当天的开盘价、收盘价、最高价、最低价;

  • 分时图:和 K 线图能一键切换,中间有黄色均价线,下方有成交量柱;

  • 均线:能默认显示 5 日、10 日、20 日均线,也能手动调参数(比如加上 60 日均线)。

“曾有新手用的软件,K 线图藏在‘深度分析’模块里,点 3 次才能找到,每次看行情都要浪费时间。” 吴老师提醒:“好的软件,K 线和分时图应该在个股页面的‘最显眼位置’,均线开关也在旁边,新手不用找来找去。”

2. 行情更新要快:延迟不超过 3 秒

炒股时行情瞬息万变,比如某股突然直线拉升,若软件延迟 10 秒才显示,新手可能错过买入时机。吴老师建议新手选软件时,做个 “小测试”:打开某只热门股(比如贵州茅台、宁德时代),对比软件行情和财经网站的实时行情,若延迟在 3 秒以内,就是合格的;若延迟超过 5 秒,果断放弃。
“之前有个学员用的小众软件,行情延迟常达 10 秒,有次看到股票涨了 5% 想卖,结果软件显示的还是 3% 的涨幅,等他下单时,股价已经跌回 2%,少赚了不少钱。” 吴老师说:“行情更新快,是炒股软件的‘底线’,再便宜的软件,若延迟高,也不能用。”

3. 板块行情能查:知道 “大环境” 怎么样

新手别只盯着单只股票,还要看它所在的板块行情(比如买了新能源股,要知道新能源板块整体涨了多少)。好的软件会在首页设置 “板块涨幅榜”,点击就能看到当天哪些板块涨得好、哪些跌得多,还能看到板块里的龙头股。
吴老师教新手用这个功能:“比如你买了某只光伏股,打开板块行情,发现光伏板块整体涨了 3%,且龙头股涨停,说明板块热度高,你的股票大概率有支撑;若板块跌了 2%,且多数股票下跌,你的股票即使暂时上涨,也要警惕后续回调。”

(二)交易操作:下单、止损止盈 “简单不复杂”

交易操作是软件的核心功能,新手用起来要 “不费劲、不犯错”。吴老师总结了 3 个关键判断点:

1. 下单流程要短:3 步以内完成买入 / 卖出

新手下单时容易紧张,流程越复杂,越容易出错。好的软件应该是这样的:打开个股页面→点击 “买入 / 卖出”→输入数量(默认 1 手 = 100 股,可调整)→确认下单,3 步就能完成。
“曾有新手用的软件,下单时要先选‘交易账户’,再填‘股东代码’,还要手动输入‘委托价格’(不能直接用实时价),结果他紧张之下输错了价格,本来想 10 元买,写成了 15 元,多花了 500 元。” 吴老师提醒:“新手选软件,优先选‘支持实时价下单’‘默认 1 手整数倍’的,减少操作步骤,就是减少犯错概率。”

2. 止损止盈能设置:新手的 “风险保护伞”

对新手来说,“不会设置止损止盈” 是常见问题,好的软件应该有 “一键设置止损止盈” 的功能,而不是让新手手动算价格、记点位。
吴老师教新手怎么用这个功能:“比如你 10 元买了某股,想设 8% 止损(9.2 元)、15% 止盈(11.5 元),在软件的‘持仓’页面,找到这只股,点击‘止损止盈’,输入比例或价格,确认后,一旦股价跌到 9.2 元或涨到 11.5 元,软件会自动帮你卖出 —— 不用你时刻盯盘,也能控制风险、锁定收益。”
他特别提醒:“有些免费软件没有‘止损止盈’功能,需要付费开通,新手不用急着付费,先选有免费止损功能的软件,等后续操作熟练了,再根据需求决定是否升级。”

3. 持仓明细要清晰:知道 “自己有什么、赚了多少”

新手打开 “持仓” 页面,要能一眼看到这些信息:持有的股票名称、代码、数量、成本价、当前价、浮动盈亏(赚了多少 / 亏了多少)、可用资金(还能买多少股)。
“有个新手之前用的软件,持仓页面只显示‘股票名称’和‘数量’,看不到成本价和盈亏,他每次想算自己赚了多少,都要手动记价格、算差额,特别麻烦。” 吴老师说:“好的软件会把‘浮动盈亏’用红色(赚)、绿色(亏)标清楚,还能显示‘盈亏比例’,新手不用算账,也能知道自己的持仓情况。”

(三)数据分析:查 PE、净利润 “不用找半天”

新手选股票,需要看基本面数据(比如 PE、净利润增长率),好的软件应该让这些数据 “唾手可得”,而不是藏在复杂的 “财务报告” 里。吴老师总结了新手必查的 2 个数据,以及在软件里的查找方法:

1. 市盈率(PE):在 “个股概况” 里能直接看

PE 是新手判断股价 “贵不贵” 的关键,好的软件会在个股页面的 “概况” 或 “基本面” 模块里,直接显示当前 PE,还会对比 “行业平均 PE”。
比如打开某消费股页面,在 “基本面” 栏里能看到:“当前 PE(TTM):22.5,行业平均 PE:28.3”—— 新手一看就知道,这只股比同行 “便宜”,估值更合理。
“曾有新手不知道在哪查 PE,去网上搜‘某股 PE 多少’,结果看到的是半年前的数据,导致误判估值。” 吴老师提醒:“软件里的 PE 要选‘TTM(滚动市盈率)’,比‘静态 PE’更贴合当前情况,且要确认数据更新时间(最好是当天的)。”

2. 净利润增长率:在 “财务数据” 里能快速找

净利润增长率反映公司 “赚不赚钱、赚得多不多”,新手在软件的 “财务” 或 “数据中心” 模块里,能找到 “近 3 年净利润增长率” 或 “季度净利润”。
吴老师教新手看这个数据:“比如某公司近 3 年净利润增长率分别是 15%、18%、20%,逐年上升,说明经营稳定;若近 2 年分别是 - 5%、-8%,持续亏损,新手就要避开。”
他补充:“有些软件会把财务数据做成‘图表’,比如净利润增长率的折线图,新手看图表比看数字更直观,能快速判断公司的盈利趋势。”

(四)学习辅助:有 “模拟交易” 和 “新手教程”

对新手来说,软件不只是 “交易工具”,还应该是 “学习工具”。吴老师认为,有 2 个学习功能的软件,更适合新手:

1. 模拟交易:零风险练手,不怕亏

模拟交易功能会给新手提供 “虚拟资金”(比如 100 万元),行情和真实股市一样,但不用花真钱,新手可以用它练 “买股、卖股、止损止盈”,熟悉操作流程。
“我每次都建议新手先在模拟盘练 1-2 个月,再用真钱炒股。” 吴老师举例:“某学员之前没练模拟盘,用真钱买股时,误把‘卖出’点成‘买入’,本来想卖 100 股,结果多买了 100 股,导致仓位超重;而练过模拟盘的学员,很少犯这种低级错误。”
他提醒:“选模拟交易功能时,要看‘是否支持设置止损止盈’‘是否有交易记录复盘’—— 能复盘的软件,能帮新手总结‘这次为什么赚 / 亏’,进步更快。”

2. 新手教程:从 “看不懂” 到 “会操作”

好的软件会在首页设置 “新手专区” 或 “教程模块”,内容包括 “怎么开户”“怎么看 K 线”“怎么查 PE”“交易规则是什么”,甚至有短视频教程,新手跟着学,不用再到处查资料。
“有个新手之前用的软件,没有新手教程,他连‘1 手是多少股’都不知道,最后在我的课程里学会了,才发现原来软件里如果有教程,早就能自己搞懂。” 吴老师说:“新手教程不用多复杂,把‘开户、看行情、交易、查数据’这 4 个基础操作讲清楚,就是好教程。”

三、吴老师的 “软件使用技巧”:新手别犯这 3 个错,用对工具赚更多

选对软件后,很多新手还是会因 “用不好软件” 走弯路 —— 比如不会调均线参数、查错财务数据、模拟盘和实盘脱节。吴老师结合学员案例,总结了 3 个 “软件使用避坑技巧”,帮新手把工具用到位。

(一)别乱调参数:均线先设 “5、10、20 日”,够用

很多新手刚学会调软件参数,就把均线改成 “3 日、7 日、14 日”,觉得 “特殊参数能更准”,结果反而看不懂趋势。吴老师说:“均线的核心是‘反映趋势’,5 日(短期)、10 日(中期)、20 日(中长期)是市场通用的参数,多数投资者都看,股价在这些均线上的支撑和压力更有效。”
他举例:“某学员把均线改成‘3 日、7 日、14 日’,看到 3 日均线上穿 7 日均线,以为是‘金叉’,买入后股价却跌了 —— 因为多数机构看的是 5 日和 10 日金叉,没有资金跟进,所谓的‘金叉’就没意义。”
吴老师建议:“新手前 3 个月,就用默认的 5、10、20 日均线,别乱改;等操作熟练了,再根据自己的炒股风格(比如短线看 3 日,长线看 60 日)调整,循序渐进。”

(二)别查错数据:PE 看 “TTM”,净利润看 “扣非后”

新手查数据时,很容易因 “看错指标” 误判股票。吴老师提醒,有 2 个数据一定要看对:

1. PE 选 “TTM”,别选 “静态 PE”

静态 PE 是 “去年净利润算的 PE”,TTM 是 “近 12 个月净利润算的 PE”,后者更贴合当前情况。比如某公司去年净利润 1 亿,今年一季度净利润 0.5 亿,静态 PE = 股价 ÷(1 亿 ÷ 总股本),TTM = 股价 ÷(1 亿 + 0.5 亿)÷ 总股本 —— 显然 TTM 更能反映公司今年的盈利情况。
“曾有新手看静态 PE 觉得某股‘便宜’,买入后才发现公司今年业绩下滑,TTM PE 其实很高,最后被套。” 吴老师说:“软件里若同时有静态 PE 和 TTM PE,新手优先看 TTM;若只有一种,确认是 TTM 再参考。”

2. 净利润看 “扣非后”,别只看 “归母净利润”

“归母净利润” 可能包含 “政府补贴”“出售资产” 等非经常性收益,这些收益不持久;而 “扣非后净利润” 是 “公司主营业务赚的钱”,更能反映真实盈利能力。
比如某公司归母净利润 1 亿,但扣非后净利润只有 0.3 亿,说明大部分利润来自补贴,不是主营业务;若扣非后净利润 0.9 亿,说明主营业务稳定。吴老师提醒:“新手查净利润时,一定要看‘扣非后’的数据,避免被‘非经常性收益’误导,选到‘虚胖’的公司。”

(三)别让模拟盘 “白练”:用 “模拟 - 实盘衔接法”,进步更快

很多新手练了模拟盘,用真钱炒股时还是慌,因为 “模拟盘亏了不心疼,实盘亏了就慌”。吴老师教新手用 “模拟 - 实盘衔接法”,让模拟盘的练习效果最大化:

第一步:模拟盘按 “真钱标准” 操作

练模拟盘时,别随便买股,要像用真钱一样:
  • 选股时,查 PE、净利润增长率,按 “新手选股清单” 选;

  • 下单时,算仓位(比如模拟资金 100 万,买 1 只股不超过 30 万,对应 30% 仓位);

  • 设置止损止盈(比如 5% 止损、15% 止盈),严格执行。

“若模拟盘里随便买、不设止损,练再多也没用,反而会养成坏习惯。” 吴老师说:“只有按真钱标准练,才能在实盘时不慌。”

第二步:实盘先 “复制” 模拟盘的操作

模拟盘里若某只股买了赚了钱,实盘时可以用 “小仓位复制”:比如模拟盘买了 100 手某股,实盘买 10 手(1/10 仓位),感受 “真钱交易的心态”,同时观察行情变化。
“某学员模拟盘里买某银行股赚了 8%,实盘时先买 1 手,发现和模拟盘行情一样,心态慢慢稳了,后来逐渐增加仓位,最后用真钱也赚了 6%。” 吴老师说:“复制模拟盘操作,能帮新手建立‘实盘信心’,减少‘怕亏’的焦虑。”

第三步:用软件 “复盘对比”

每天收盘后,在软件里对比 “模拟盘” 和 “实盘” 的交易记录:比如模拟盘里某股设了 8% 止损,卖在了高位;实盘里同一只股,因为慌,跌了 5% 就卖了 —— 分析 “为什么实盘没按计划来”,下次改进。
吴老师补充:“很多软件的‘交易记录’模块能导出数据,新手可以把模拟和实盘的数据放一起对比,找到自己的‘心态弱点’,比盲目练模拟盘进步快得多。”

四、吴老师的 “软件 + 教学” 资源:从 “选对软件” 到 “用好软件”,全程带教

新手选软件、用软件,最怕 “一个人摸索,没人答疑”—— 比如 “软件里的这个功能怎么用”“查数据时找不到在哪”“模拟盘练了没进步”。吴老师针对这些痛点,打造了 “软件 + 教学” 的专属资源,帮新手 “选对、用好” 工具。

(一)《新手炒股软件选型课》:30 分钟选对软件,不踩坑

这是吴老师专门为新手设计的短课,共 3 节课,每节课 30 分钟,用 “案例 + 实操演示” 的方式,教新手选软件:
  • 第一节课:拆解 “排名陷阱”,教新手识别 “营销噱头”,比如怎么看软件是否有 “证券经营许可证”(正规性)、怎么测试行情延迟(实用性);

  • 第二节课:演示 “优质软件的核心功能”,比如在东方财富、同花顺等主流软件里,怎么找 K 线、查 PE、设止损止盈,新手跟着操作,就能学会基础用法;

  • 第三节课:根据新手的 “炒股需求” 推荐软件,比如 “想练模拟盘” 推荐某软件(模拟功能完善),“想查财务数据” 推荐某软件(数据清晰),“想操作简单” 推荐某软件(界面简洁)。

“很多新手上完这节课,花 30 分钟就选好了软件,不用再纠结‘排名’。” 有学员反馈:“之前看了十几款软件,都不知道选哪个,听了吴老师的课,知道要看‘有没有模拟交易、能不能查 TTM PE’,很快就定了,现在用着很顺手。”

(二)《软件实操训练营》:手把手教 “查数据、设止损”

针对 “会选软件但不会用” 的新手,吴老师开设了 “软件实操训练营”,为期 7 天,每天 1 小时,用 “直播演示 + 课后作业” 的方式教学:
  • 直播演示:吴老师共享屏幕,在软件里一步步教 “怎么看板块行情”“怎么查扣非后净利润”“怎么设置条件单(止损止盈)”,新手跟着做笔记,有疑问实时提;

  • 课后作业:每天给新手布置 “软件操作任务”,比如 “在软件里找 3 只 PE 低于行业平均的消费股”“给持仓股设置 5% 止损”,新手完成后拍照发群里,吴老师逐一批改,指出问题:“你查的是静态 PE,要改成 TTM”“止损价设高了,新手建议 5%-8%,你设了 10%,风险太高”。

“之前我在软件里找不到‘扣非后净利润’,问了客服也没说清楚,在训练营里,吴老师一步一步指给我看,才知道在‘财务数据 - 利润表’里,现在自己能轻松查到了。” 有学员说。

(三)《模拟交易复盘课》:用软件数据总结 “为什么赚 / 亏”

很多新手练了模拟盘,却不知道 “自己为什么赚 / 亏”,吴老师的《模拟交易复盘课》,教新手用软件的 “交易记录” 和 “行情数据” 做复盘:
  • 第一步:导出模拟盘交易记录,看 “买的是什么股、什么时候买的、为什么买”;

  • 第二步:在软件里调出这只股的 K 线和财务数据,分析 “当时的 PE 是多少、均线是什么趋势、有没有利好消息”;

  • 第三步:总结 “赚 / 亏的原因”,比如 “这次赚是因为选了 PE 低的股,且均线多头排列”“这次亏是因为没设止损,跌了 10% 才卖”。

吴老师会用学员的真实案例做演示:“某学员模拟盘买了一只股,亏了 8%,复盘时发现,当时 PE 比行业平均高 30%,且均线是空头排列,本来就不该买 —— 通过复盘,他知道了‘选股时要先看 PE 和均线’,下次就不会犯同样的错。”

五、吴老师的合作方式:选对软件 + 专业指导,新手炒股更稳

选对软件、学会用软件后,很多新手仍会遇到 “实盘时不知道选什么股”“行情变了不知道怎么调止损” 的问题 —— 这时候需要专业指导,帮新手把 “工具” 和 “策略” 结合起来。吴老师的股票投资咨询合作服务,就是为新手提供 “软件使用 + 投资策略” 的双重指导。

(一)合作服务内容:软件用得对,策略跟得上

1. 一对一 “软件适配指导”:帮你选对 + 调好软件

合作后,吴老师会先了解你的 “炒股需求”(比如 “想练模拟盘”“想查财务数据”),然后:
  • 推荐 1-2 款适合你的软件,比如 “想操作简单” 推荐同花顺,“想数据全” 推荐东方财富;

  • 远程帮你 “调软件参数”,比如把均线设为 5、10、20 日,把 PE 默认调成 TTM,把止损止盈功能打开,甚至帮你把 “常用功能”(比如持仓、财务数据)添加到软件首页,方便你快速找到。

“我之前用的软件,止损止盈功能藏得很深,吴老师远程帮我找到了,还教我怎么设置‘条件单’,现在不用盯盘,也能自动止损,特别省心。” 有新手反馈。

2. 实时 “软件数据解读”:帮你看懂数据背后的逻辑

新手用软件查数据时,常只看 “数字”,不懂 “背后的意义”—— 比如看到 PE=20,不知道是高是低;看到净利润增长 10%,不知道算不算好。合作后,吴老师会帮你解读:
  • 查 PE 时,告诉你 “这个行业的平均 PE 是多少,20 算低还是高,能不能买”;

  • 查净利润时,帮你看 “扣非后是多少,有没有增长,公司盈利稳不稳定”;

  • 看行情时,教你用软件的 “板块涨幅榜” 和 “均线”,判断 “当前市场热点是什么,你的股票有没有支撑”。

“有次我在软件里看到某股 PE=18,觉得便宜想买,问了吴老师,他说‘这个行业平均 PE 是 15,18 其实不算低,而且扣非后净利润在降’,我就没买,后来这股真的跌了,幸好没踩坑。” 新手说。

3. 模拟 - 实盘衔接指导:帮你从 “练手” 到 “实战”

合作后,吴老师会帮你制定 “模拟 - 实盘衔接计划”:
  • 模拟盘阶段:帮你审核 “选的股对不对”“仓位设得合不合理”,每天看你的模拟交易记录,指出问题;

  • 实盘阶段:教你 “用软件的小仓位功能”(比如先买 1 手),帮你设置 “实盘止损止盈”,行情变了时,提醒你 “在软件里把止损价下调” 或 “把止盈价上调”。

“之前我模拟盘赚了钱,实盘时还是慌,吴老师让我先用 1 手试,还教我在软件里看‘主力资金有没有流出’,慢慢就不慌了,现在实盘也能稳定盈利了。” 有学员说。

4. 每周 “软件复盘”:用数据总结进步

每周,吴老师会和你一起用软件的 “交易记录” 和 “行情数据” 做复盘:
  • 看软件里的 “持仓盈亏”,分析 “这次赚 / 亏是因为选对了股,还是运气好”;

  • 看 “止损止盈记录”,判断 “有没有按计划操作,软件设置有没有问题”;

  • 看 “板块和均线数据”,总结 “下次选股时,该怎么用软件找热点、看趋势”。

通过复盘,新手能快速找到 “软件使用” 和 “投资策略” 的不足,进步更快。

(二)合作适合人群:这些新手最需要 “软件 + 指导”

  1. 完全不会选软件的新手:看了几十款软件,不知道选哪个,怕踩 “排名陷阱”;

  1. 会选软件但不会用的新手:打开软件只会看股价,不会查 PE、不会设止损、不会用模拟盘;

  1. 模拟盘练不好的新手:随便买股、不设止损,练了没用,或者练好了不敢用实盘;

  1. 实盘时用不好软件的新手:查错数据、设错止损,或者不会用软件看行情、找热点。

(三)合作联系方式:选对软件,找对指导,从这里开始

如果你是想入门炒股的新手,还在为 “选什么软件”“怎么用软件” 发愁,或者有 “软件操作”“选股”“模拟盘练习” 的疑问,都可以通过以下官方渠道联系吴老师,获取详细的合作方案(比如服务周期、费用标准):
通过官网,你还能免费领取《新手炒股软件使用手册》(含主流软件功能位置、参数设置、数据查询步骤),以及吴老师《软件实操训练营》的试听课,先体验、再合作,让你选对软件、用好工具,炒股更稳。

六、结语:炒股软件是 “工具”,选对 + 用对 + 指导对,才是新手的 “赢局”

很多新手以为 “选对炒股软件就能赚钱”,其实不然 —— 软件只是 “工具”,就像农民种地,有好锄头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 “知道什么时候播种、什么时候施肥、怎么防虫”。对新手来说,“选对软件” 是第一步,“用好软件” 是第二步,“有专业指导帮你结合软件制定策略” 是第三步,三步都走对,才能在股市里稳步进步。
吴老师的价值,就在于帮新手 “走对这三步”:先破除 “排名焦虑”,选对适合的软件;再教你用软件查数据、设止损、练模拟盘,把工具用到位;最后用专业指导帮你选股、复盘,让软件成为 “赚钱的助力”,而不是 “操作的负担”。
如果你还在为 “选炒股软件” 纠结,还在为 “用不好软件” 犯愁,不妨联系吴老师 —— 选对工具、找对指导,新手炒股也能告别迷茫,稳稳走下去。


相关信息资讯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