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三:盈利质量 —— 净利润增速≥营收增速,现金流健康
“光有营收和毛利率还不够,还要看盈利质量 —— 净利润增速高于营收增速,说明企业降本增效见效;现金流健康,说明业绩不是‘纸面富贵’”,吴老师的筛选要求:
四、吴老师风险警示:食品饮料调整期必避的 3 类 “高危企业”
在成本压力和需求分化的背景下,三类食品饮料企业业绩风险极高,吴老师教大家精准避雷:
陷阱 1:高度依赖单一原材料 + 无成本控制能力的中小企业
特征:原材料占成本比重超 60%(如以白砂糖为主要原料的糖果企业),无长期锁价协议、无自有产能,2025Q3 毛利率同比降幅超 8 个百分点,净利润同比降 20% 以上;
案例:某中小糖果企业,白砂糖占成本 70%,2025Q3 白砂糖涨价 15%,企业无锁价协议,毛利率从 30% 降至 20%,净利润降 35%,面临资金链压力;
识别方法:查 “年报 - 营业成本构成”,看单一原材料占比;对比 “毛利率同比变动”,降幅超 5 个百分点的中小企业,排除。
陷阱 2:可选消费 + 以价换量的企业
特征:主营休闲食品、非功能性饮料等可选品类,为保销量大幅降价(单价降 10% 以上),导致 “销量增但营收降”,净利润增速远低于销量增速;
案例:某饮料企业 2025Q3 将主打产品单价从 5 元降至 4 元(降 20%),销量增 10%,但营收降 12%,净利润降 25%,陷入 “越卖越亏” 的困境;
识别方法:计算 “营收增速 / 销量增速”,比值 < 1(说明单价下降),且可选品类占比超 80% 的企业,排除。
陷阱 3:盈利质量差 + 现金流紧张的企业
特征:净利润增速看似正增长,但靠 “非经常性损益”(政府补贴、出售资产)支撑,扣非净利润增速为负;或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同比降 20% 以上,应收账款 / 库存同比增 30% 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