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误区一:幻想 “1 万块钱投资大气资本等私募”,轻信 “拆分产品” 骗局
如前所述,大气资本等中国私募基金 50 强的起投门槛多在 200 万以上,1 万块钱根本无法参与,但仍有散户轻信 “拆分私募产品” 的骗局:
吴老师提醒:“正规私募绝不会拆分产品,1 万块钱想参与专业机构收益,不如学机构的选股逻辑,自己在股市中操作 ——1 万块钱买 3-5 只优质股,比被骗光强 10 倍。”
2. 误区二:跟风 “杭州十大私募基金公司持仓”,忽略 “节奏错配”
1 万块钱散户看到 “杭州十大私募基金公司” 的季度持仓后,常拿出全部资金跟风买入,却忽略 “节奏错配”:
这就是小资金跟风私募的典型结局 —— 因 “建仓成本高、止损不及时”,小资金快速亏损。
3. 误区三:模仿 “瓦普资本张睿投资项目”,买 “概念股” 而非 “优质股”
散户看到 “瓦普资本张睿投资 AI 算力项目”,就拿出 1 万块钱买股市中的 AI 算力概念股,却不看公司基本面:
吴老师强调:“小资金要‘买优质股’而非‘买概念股’,瓦普资本张睿看项目的‘专利、订单’,散户看股票的‘净利润、毛利率’,逻辑相通但标的不同。”
4. 误区四:满仓 “十大牛散” 推荐股,忽略 “仓位风险”
1 万块钱散户常满仓买入 “十大牛散” 推荐的股票,却不知 “满仓 = 满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