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年 “十大牛散” 之一的赵建平买入某医药股,散户跟风买入,结果因该牛散后续调研发现企业研发不及预期开始减持,股价下跌 18%,散户因信息滞后未能及时止损,亏损超 12%。
4. 误区四:盯 “前 50 名私募牛人名单”,迷信 “牛人效应”
“前 50 名私募牛人名单” 中的基金经理,虽有过往业绩,但散户跟风仍有风险:
2024 年某 “前 50 名私募牛人” 新发行的产品,散户认购热情高涨,结果因规模超百亿导致策略失效,半年亏损 10%,而其 “代表作” 因规模小仍盈利 8%—— 这就是 “产品错配” 的风险。
三、吴老师的 “专业逻辑转化体系”:让散户学会 “专业投资者的思考方式”
吴老师能被纳入 “中国炒股高手一览表”,核心在于他不是 “教散户抄专业投资者的作业”,而是 “教散户学会专业投资者的思考方式”—— 将杭州私募的产业研究、中国私募 50 强的风控、十大牛散的波段技巧,转化为散户能落地的方法。
1. 把 “私募产业研究” 转化为 “散户财务筛选”
杭州十大私募基金公司的 “产业研究” 复杂且耗时(需调研产业链、访谈高管),吴老师将其简化为 “三招财务筛选法”,散户 5 分钟就能学会:
用这三招,散户能快速从 A 股 4000 多只股票中筛选出 “优质标的池”,比如 2024 年筛选出的某储能股(净利润增速 22%、毛利率 35%、资产负债率 55%),散户介入后 3 个月收益超 25%,与杭州某私募的同赛道持仓收益基本持平,但操作更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