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 玩具:AI 技术与传统玩具的融合(如智能对话机器人、编程玩具)正在重构行业生态,一方面,玩具企业需依赖 AI 技术提供商(如科大讯飞、海康威视)的算法支持;另一方面,具备 “AI + 教育” 属性的玩具更受家长青睐,此类产品溢价能力更强,预计 2025 年教育类 AI 玩具占比将突破 40%。
吴老师提醒,玩具行业存在 “季节性强、IP 依赖度高” 的特点,投资者需关注企业的 IP 储备与研发投入,避免追涨短期热度高但缺乏长期竞争力的标的,优先选择 “科技赋能 + 渠道下沉”(如布局三四线城市母婴店)的企业。
(三)日本 10 年期国债收益率创 17 年新高 —— 全球资本流动的 “蝴蝶效应”
近期,日本 10 年期国债收益率跃升至 17 年来最高位,核心原因是市场预期日本高市早苗政府将推出超预期的财政支出计划,引发 “高市交易”(即投资者抛售日债、转向风险资产)。这一变化虽发生在日本市场,但对全球资本流动,尤其是 A 股市场,可能产生间接影响。
具体传导路径如下:
日元贬值压力:日债抛售导致日元流动性收紧,若日本央行维持低利率政策,日元与美元、人民币的利差可能扩大,引发日元贬值,进而推动部分日本资金流向收益率更高的新兴市场(如 A 股);
大宗商品波动:日元贬值通常会推升以美元计价的大宗商品价格(如原油、黄金),A 股市场中的贵金属板块(如山东黄金)、能源板块(如中国石油)或受益于价格上涨;
外资流向分化:对于 A 股而言,若全球风险偏好回升,外资可能增持科技、消费等成长板块;若日债收益率持续上行引发全球避险情绪,外资或阶段性减持高估值板块,转向银行、公用事业等防御性板块。
吴老师强调,全球资本流动的关联性日益增强,投资者需密切跟踪日本财政政策与央行动向,避免单一市场分析,采用 “全球视角 + 本土逻辑” 的投资框架,应对市场波动。
二、宏观策略:A 股结构性行情下的机会与节奏
近期 A 股市场呈现 “板块轮动加快、结构性机会凸显” 的特征,不同阶段船舶、贵金属、传媒互联网、软件锂电、光伏医药等板块先后领涨。结合吴老师的投研观点,我们从市场逻辑与周度策略两方面展开分析。
(一)市场分析:领涨板块的底层逻辑拆解
船舶与贵金属板块领涨 —— 政策与避险需求双驱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