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三季度,城投债市场在 “化债政策密集落地 + 融资环境边际宽松” 的双重驱动下,呈现 “规模稳中有降、成本显著下行、结构分化加剧” 的特征。特殊新增专项债加速发行、隐债清零范围扩大、平台转型提速三大核心事件,推动市场从 “风险缓释” 向 “价值重估” 过渡。吴老师团队结合 12 年固收市场研判经验,从市场解构、驱动逻辑、细分机会到配置策略,为合作客户系统解码城投债投资逻辑。
一、核心市场特征:三季度城投债的三大结构性变化
(一)发行格局:规模微降与成本下行并存
三季度城投债发行呈现 “量稳价降” 的显著特征,化债政策对融资成本的压制效应充分显现:
“融资成本下行并非全面放水,而是政策精准滴灌的结果。” 吴老师在固收策略会上强调,三季度 AA + 级城投债信用利差收窄至 85bp,较年初收窄 40bp,印证市场对化债成效的认可度提升。
(二)区域分化:强省领跑与弱省出清并行
区域融资格局呈现 “强者恒强、弱者加速转型” 的特征,经济基本面与化债进度成为核心分化变量:
区域类型 | 发行规模占比(2025Q3) | 融资成本降幅 | 核心支撑因素 |
经济强省 | 41.92%(苏浙鲁三省) | 30-50bp | 隐债清零率超 60%+ 财政自给率高 |
中部潜力省份 | 28.35%(皖鄂湘) | 80-100bp | 特殊专项债倾斜 + 产业造血能力强 |
化债重点区域 | 29.73%(云贵甘等) | 100-160bp | 债务置换落地 + 平台整合提速 |
数据来源:企业预警通 + 吴老师团队测算(2025.9.30)
江苏、浙江、山东三省城投债存量金额占比分别达 19.14%、13.71%、9.07%,持续领跑市场;而贵州等化债重点区域呈现 “平台出清加速” 特征,10 月单月退平台数量达 55 家,占全国退平台总数的 76.4%,区域风险通过整合逐步缓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