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细分赛道机会:产业链各环节的投资逻辑
(一)上游核心器件:算力与感知器件成增长引擎
智能芯片:MILOCO 搭载的 MiLink 5.0 芯片带动 14nm 芯片需求增长,中芯国际 14nm 产能利用率提升至 90%,2025 年三季度营收同比增长 38%;全志科技为小米供应辅助处理芯片,市占率达 28%,净利润增速预测超 50%;
传感器:mijia 生态链企业汉威科技供应气体传感器,在小米生态内市占率超 70%,10 月营收同比增长 42%;汇顶科技指纹识别传感器配套小米智能门锁,出货量增长 35%,毛利率维持在 40% 以上;
通信模块:移远通信提供多协议通信模块,小米订单占比达 22%,海外业务增速超 60%,当前 PE(TTM)仅 25 倍,低于行业均值 32 倍。
吴老师团队分析,上游器件环节受益于 “量价齐升”,核心企业 2025Q4 净利润增速有望达 35%-50%,显著高于电子行业平均水平。
(二)中游设备制造:中枢与控制器格局清晰
中枢设备:小米集团自供 MILOCO 核心组件,英唐智控负责整机组装,小米订单占其营收比重达 30%,10 月产能利用率提升至 85%;
智能控制器:和而泰为小米供应温控、照明控制器,市占率超 25%,2025 年三季度营收同比增长 38%,海外订单占比突破 40%;
智能网关:拓邦股份网关产品配套小米生态,出货量增长 45%,毛利率达 28%,较行业平均高 5 个百分点。
“中游环节呈现‘龙头绑定生态’特征,与小米、华为等头部品牌深度合作的企业将获得超额收益。” 吴老师强调,英唐智控、和而泰等企业订单能见度已达 2026 年二季度,业绩确定性强。
(三)下游生态应用:硬件与服务协同增长
智能硬件:石头科技扫地机器人接入 MILOCO 生态后销量增长 32%,2025 年净利润增速预测 40%;科沃斯高端机型兼容率提升至 90%,海外营收增长 55%;
AI 服务:科大讯飞为小米提供语音交互算法,服务收入同比增长 45%,算法授权毛利率达 60%;
系统集成:东软载波承接商业场景智能改造项目,小米合作项目占比达 25%,三季度营收环比增长 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