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50108135
欢迎拨打服务热线,让我们来为您服务
吴老师股票投资理财
标题摘要内容
成为一位成功的股票投资人,你必须做到下述三点:第一,获得炒股的基本知识;第二,制定切实可行的炒股计划;第三,严格按照这个计划实行~

吴老师股票合作:存储器紧缺周期下,晶圆代工大厂态度背后的掘金逻辑

www.gphztz.com | 作者:吴老师股票合作QQ群:861573022 | 发布时间: 2025-11-19 | 20 次浏览 | 分享到:

当 HBM(高带宽存储器)价格年内涨幅突破 120%,当长江存储 234L NAND 闪存产能利用率飙升至 95%,当台积电为存储器代工业务单列 400 亿美元资本支出,这个被 TrendForce 预测 2026 年市场规模将达 1180 亿美元的赛道,正迎来供需失衡与技术迭代的双重催化。兆易创新 11 月股价累计上涨 45%,长电科技代工订单排期延至 2026 年 Q2 的异动,更让市场嗅到了 2017 年存储器超级周期的味道。深耕半导体产业研究十余年的吴老师,在其股票合作服务中早已将此次紧缺定义为 “结构性机会的分水岭”—— 通过解码台积电、三星、中芯国际等大厂的战略表态与产能动作,既能捕捉真紧缺带来的业绩爆发机会,更能规避伪概念炒作的陷阱。本文以吴老师的合作实践为脉络,解析如何在存储器紧缺周期中把握投资节奏。

一、紧缺本质:为什么晶圆代工大厂态度决定行情高度?

从 2017 年 DRAM 价格暴涨 7 倍到 2021 年 NAND 闪存短缺,存储器行业每 3-4 年就会迎来一轮周期波动。而此次紧缺与前两次存在本质区别:AI 算力需求催生的 HBM 增量与地缘政治导致的供给收缩形成共振,晶圆代工大厂作为 “产能总开关”,其态度直接决定紧缺周期的长度与强度。

(一)供需失衡:AI 与本土化的双重催化

当前存储器紧缺呈现 “结构性分化” 特征,不同品类的驱动逻辑差异显著,而晶圆代工产能的倾斜方向成为关键变量:
  • HBM:AI 算力催生的 “刚需缺口”:生成式 AI 大模型对显存带宽的需求较传统 GPU 提升 10 倍,SK 海力士测算 2025 年 HBM 市场规模将达 240 亿美元,同比增长 150%。但 HBM 需采用 3D 封装与先进制程,全球仅台积电、三星具备量产能力。台积电 2025Q3 财报显示,其 3nm 制程中 HBM 相关产能占比已从 Q1 的 12% 提升至 28%,但仍无法满足英伟达 H200 与 AMD MI300 的订单需求,交货周期已延长至 8 个月。

  • NAND 闪存:技术迭代与产能收缩共振:长江存储 234L NAND 实现量产后,300L 及以上先进制程受美设备出口限制推进受阻,而三星、美光同步缩减 2025 年资本支出,导致全球 NAND 产能增速从 15% 降至 8%。中芯国际 28nm NAND 代工产能利用率已达 92.5%,较去年同期提升 18 个百分点,且计划通过收购中芯北方股权进一步扩产。

  • DRAM:消费电子复苏叠加汽车增量:PC 与智能手机出货量同比回暖带动基础 DRAM 需求增长 12%,而新能源汽车单车 DRAM 用量达传统燃油车的 5 倍。力积电新通霄 Fab 产能释放后,其 DRAM 代工业务营收占比从 15% 升至 27%,但全球成熟制程代工产能缺口仍达 15%。

吴老师在 11 月产业策略会上强调:“2017 年的紧缺是全面性的,而这次是‘高端稀缺、中端紧平衡’。晶圆大厂把 3nm 产能给 HBM、28nm 给 NAND,本质是用有限产能追逐最高毛利,这决定了紧缺的结构性特征不会短期逆转。”

(二)大厂态度:扩产分化与技术卡位

面对紧缺,全球晶圆代工大厂呈现 “头部扩产、二线谨慎” 的分化格局,其战略选择直接影响产业链利润分配:
  • 台积电:高端产能优先,绑定核心客户:2025 年资本支出超 400 亿美元,其中 20% 专项用于 HBM 相关的先进制程与封装产能,亚利桑那 Fab1 将在 2025 年底新增 10 万片 / 月 4nm 产能,优先供应 SK 海力士的 HBM2E 代工订单。其财报显示,存储器代工业务毛利率达 68%,较逻辑芯片高 12 个百分点,成为第二增长曲线。

  • 三星:收缩通用产能,聚焦技术壁垒:2025 年资本支出同比缩减 15%,但龙仁园区 5 座逻辑 Fab 建设计划不变,重点推进 3nm GAA 工艺在 HBM 中的应用,目标 2026 年 HBM 代工市占率从当前的 25% 提升至 40%。同时暂停 28nm 成熟制程扩产,将资源向高毛利的存储器代工倾斜。

  • 中芯国际:本土化替代加速,填补成熟缺口:2025 年资本支出达 70 亿美元,重点扩产 28nm 及以上成熟制程,其中存储器代工产能占比将从 18% 提升至 25%。通过向国内厂商交付 7/5nm 工艺规避美限制,其与长江存储的 234L NAND 代工合作已实现营收同比增长 220%。

  • 联电与格芯:谨慎扩产,规避周期风险:联电将新加坡 Fab 量产时间推迟至 2026 年,2025 年资本支出压缩至 18 亿美元;格芯暂停与 ST 的合作项目,仅保留德累斯顿 Fab 的 28nm FDSOI 产能翻倍计划,对存储器代工采取 “按需接单” 策略。

“大厂的态度就是行业的‘天气预报’。” 吴老师在客户调研纪要中指出,“台积电和中芯国际的扩产是‘确定性增量’,而三星的技术卡位是‘弹性变量’,这三类厂商的供应链标的值得重点关注。”

(三)资本信号:聪明钱的布局轨迹

资金流向已印证行业价值。截至 2025Q3,社保基金 101 组合新进中芯国际 8000 万股,持仓市值达 12 亿元;高瓴资本增持长电科技至 5% 流通股,重点布局其存储器封测业务。龙虎榜数据显示,11 月以来兆易创新的 6 次涨停中,机构专用席位累计净买入 6.8 亿元,占总成交额的 32%,远超游资净买入额(2.1 亿元),显示机构对存储器产业链的认可。
吴老师团队对比 2017 年周期数据发现:“当年存储器行情启动时,机构先锁定晶圆代工关联标的,再向封测、材料延伸。现在中芯国际的产能利用率(92.5%)、长电科技的订单周期(8 个月),与 2017 年台积电、日月光的指标高度相似,这是行情启动的核心信号。”

二、标的解码:吴老师的 “四维研判” 框架

面对 20 余家存储器相关概念股,吴老师为合作客户搭建了 “产能关联度、技术适配性、订单结构、成本传导力” 四维研判体系,从热度中淘出真金。

(一)产能关联度:区分 “直接受益” 与 “间接沾边”

吴老师将产能关联度分为三个层级,结合大厂扩产计划精准定位:
  • 核心层(直接配套大厂产能):仅 4 家标的符合标准,包括为台积电 HBM 代工提供靶材的江丰电子(供应占比 35%)、中芯国际 NAND 代工的光刻胶供应商南大光电(市占率 28%)、长电科技(承接中芯国际 80% 存储器封测订单)、兆易创新(与中芯国际合作开发 28nm NOR Flash);

  • 受益层(核心材料 / 设备供应商):6 家标的入围,如提供存储器晶圆切割设备的大族激光(台积电供应商)、生产 HBM 封装基板的深南电路(三星合作方);

  • 沾边层(业务占比低或无实质合作):10 余家标的被排除,如某半导体设备公司虽宣称涉及存储器领域,但相关业务营收占比不足 2%,且未进入任何大厂供应链。

“很多投资者看到‘存储器’概念就追,但某标的的存储器业务只是‘PPT 规划’,实际主营仍是消费电子分销。” 吴老师在散户培训中举例,“就像 2021 年新能源热潮时,卖电缆的公司都涨了,但最后真正受益的只有电池材料龙头。”

(二)技术适配性:验证 “产能转化” 能力

技术适配性的核心是 “与大厂技术路线匹配度”,吴老师设计的关键指标包括:大厂认证进度(需完成量产认证)、技术迭代同步率(与大厂工艺节点差≤1 代)、产品良率(≥90%)。以此筛选后,标的名单大幅收缩:
江丰电子以 “完成台积电 3nm 认证、良率 95%、与 4nm 工艺同步研发” 位居第一,其 HBM 靶材业务三季度营收同比增长 380%;南大光电的 ArF 光刻胶已适配中芯国际 28nm 制程,良率从去年的 82% 提升至 93%,订单金额达 12 亿元;而某光刻胶企业虽宣称适配 3D NAND,但尚未通过中芯国际量产认证,被归入高风险标的。
“技术适配不是‘能生产’,而是‘能稳定供应’。” 吴老师强调,“江丰电子的靶材良率比行业均值高 5 个百分点,看似微小的差异,却能让其在台积电供应链中占据 35% 份额,这就是‘技术护城河’。”

(三)订单结构:判断 “业绩持续性”

订单结构的核心是 “长期协议占比”,吴老师重点关注:存储器相关订单金额占比(≥20%)、3 年以上长期协议占比(≥50%)、大厂订单集中度(≥40%)。数据显示:
长电科技的存储器封测订单中,长期协议占比达 65%,其中中芯国际、长江存储的订单占比分别为 42%、28%,2025Q3 相关营收达 45 亿元,占总营收的 32%;深南电路的 HBM 封装基板订单中,三星的长期协议占比 58%,锁定 2026 年全年产能;而某封测企业的存储器订单多为短期样品单,长期协议占比不足 15%,被吴老师列为 “谨慎配置” 标的。
“订单质量比数量更重要。” 吴老师团队分析指出,“长电科技的长期协议能保证未来 2 年的业绩确定性,这和 2017 年日月光的订单结构一致,是周期行情中的‘压舱石’。”

(四)成本传导力:把握 “盈利弹性”

成本传导力决定企业在紧缺周期中的盈利空间,吴老师关注 “原材料成本占比(≤50%)、代工价格涨幅传导率(≥80%)、毛利率变动弹性(每 1% 价格上涨带动毛利率提升≥0.5%)”。测算显示:
江丰电子的靶材原材料成本占比 42%,台积电代工价格每上涨 10%,其产品可同步提价 8%,毛利率提升 4 个百分点;南大光电的光刻胶原材料成本占比 38%,中芯国际代工价格涨幅传导率达 85%,毛利率弹性为 0.6%/1%;而某存储器材料企业原材料成本占比 68%,价格传导率仅 50%,盈利弹性不足。
“紧缺周期中,成本传导力就是‘赚钱能力’。” 吴老师解释道,“江丰电子能把上游涨价大部分转化为利润,而成本占比高的企业只能‘赚吆喝不赚钱’,这是标的分化的核心原因。”

三、案例实证:三类客户的差异化策略

不同风险偏好与资金规模的客户,在存储器概念股布局中需差异化操作,吴老师的三类服务案例极具参考价值。

(一)私募客户:“核心 + 卫星” 组合布局

管理 10 亿元科技基金的私募客户王总,计划重仓存储器产业链。吴老师团队为其设计 “60% 核心 + 30% 卫星 + 10% 现金” 组合:
  • 核心仓位(60%):长电科技(35%)+ 江丰电子(25%),逻辑是 “长电的订单确定性 + 江丰的技术弹性”,二者均符合四维研判的 “全优标准”;

  • 卫星仓位(30%):南大光电(15%,材料受益)+ 深南电路(15%,封装基板弹性),作为业绩超预期的补充;

  • 现金储备(10%):应对大厂扩产不及预期的调整需求。

11 月以来,该组合已实现 28% 的收益,远超板块平均 18% 的涨幅。“核心标的保证底仓收益,卫星标的捕捉技术突破红利,这是周期行情中的最优策略。” 王总评价道。

(二)散户客户:“阶梯建仓 + 止损” 策略

退休投资者李阿姨有 50 万元闲置资金,想参与概念股投资但风险承受能力低。吴老师为其设计 “三阶梯建仓” 方案:
  • 第一阶梯(11 月底前):投入 8 万元建仓长电科技(占比 16%),设置 10% 止损线;

  • 第二阶梯(若中芯国际 2025Q4 财报显示存储器代工营收增长超 50%):追加 8 万元,总仓位提升至 32%,止损线调整至 12%;

  • 第三阶梯(若 HBM 价格 2026 年 1 月同比涨幅超 100%):再追加 8 万元,总仓位不超过 48%,剩余资金配置货币基金。

“这样既不会错过上涨机会,又能控制风险。” 李阿姨采纳后,目前持仓浮盈 18%,且未触发止损线。吴老师强调:“散户最忌‘一把梭哈’,阶梯策略能缓冲周期波动带来的误操作。”

(三)企业客户:“产业链协同” 配置

从事半导体设备制造的企业主张总,计划将 3000 万元流动资金用于股权投资,且希望与主业形成协同。吴老师建议其采用 “产业关联 + 风险分散” 配置:
  • 1200 万元(40%):大族激光(与自身设备业务互补,共享台积电客户资源);

  • 900 万元(30%):中芯国际(存储器代工龙头,可拓展设备采购合作);

  • 600 万元(20%):黄金 ETF(对冲周期下行风险);

  • 300 万元(10%):现金(用于设备订单的应急支出)。

“投资大族激光不仅是赚钱,更能了解台积电的设备需求动态,对我的主业帮助很大。” 张总表示,截至 11 月 19 日,其股票持仓浮盈 32%,且已与大族激光达成设备联合研发意向。

四、操作指南:周期行情下的 “三步掘金法”

基于四维研判框架与实战经验,吴老师总结出存储器概念股的布局指南,实现 “事前筛选、事中跟踪、事后离场” 的全周期管理。

第一步:事前筛选(12 月底前)—— 锁定核心标的

  1. 清单生成:通过四维指标筛选出 3-5 只标的,建立 “核心池”(长电科技、江丰电子)与 “观察池”(南大光电、深南电路);

  1. 尽职调查:查询标的的大厂认证公告(交易所互动平台)、产能爬坡数据(公司财报)、供应链合作证明(行业协会报告),排除 “认证未通过”“产能利用率低于 70%” 标的;

  1. 仓位预设:根据风险偏好设定仓位比例,散户核心池标的不超过总资金 30%,私募不超过组合 50%。

第二步:事中跟踪(2026 年 1-6 月)—— 动态调整持仓

  1. 数据监测:每月跟踪三个关键数据:大厂存储器代工营收增速(需≥30%)、标的长期协议新增金额(每月≥1 亿元)、存储器价格涨幅(HBM≥10%/ 月);

  1. 信号应对:若某标的连续两个月未达标,减持 50% 仓位;若台积电、中芯国际出现产能利用率下滑(低于 85%),立即清仓沾边层标的;

  1. 情绪管理:当板块换手率单日超 25%,且游资席位净买入占比超 60%,减持卫星池标的。

第三步:事后离场(2026 年二季度后)—— 把握兑现时机

  1. 离场信号:出现任一信号即启动离场:存储器价格同比涨幅收窄至 10% 以下、标的 PE 分位值突破 90%、大厂资本支出同比下滑;

  1. 分批撤退:先减持沾边层标的(100% 清仓),再减持受益层(保留 50%),最后根据核心层业绩决定是否保留(营收增速≥20% 则保留 30%);

  1. 资金再配置:离场资金优先转向存储器下游应用标的,如 AI 服务器、汽车电子企业。

“2017 年存储器周期的离场信号是‘大厂扩产产能释放’,现在的预警线可以参考‘台积电 3nm 产能利用率跌破 80%’。” 吴老师补充道,“周期行情的投资,既要敢追涨,更要会逃顶。”

五、风险预警:概念股炒作的三大陷阱

在布局机遇的同时,吴老师特别提醒客户警惕三类风险,这也是其经历两次存储器周期的经验总结。

(一)产能释放不及预期风险

“晶圆代工扩产有‘三重门槛’:设备交付、技术爬坡、客户验证。” 吴老师团队测算,台积电亚利桑那 Fab1 的 3nm 产能若因设备延迟交付导致量产时间推迟至 2026 年 Q2,HBM 代工缺口将缩小 40%,江丰电子的相关业务利润率将从当前的 35% 降至 25% 以下。其团队已建立 “大厂产能 - 价格” 联动模型,一旦产能爬坡速度低于预期,立即发出减持预警。

(二)技术替代风险

存储器技术迭代速度快,HBM3e 已进入样品阶段,若三星的 3nm GAA 工艺在 HBM 中的应用进展超预期,将对采用 28nm 工艺的 NAND 代工标的形成冲击。吴老师提醒持有南大光电的客户:“若中芯国际加速向 14nm NAND 工艺迭代,而公司的 14nm 光刻胶未完成认证,相关业务将面临萎缩风险。”

(三)地缘政治风险

美对半导体设备的出口限制仍存变数,长江存储 > 300L NAND 的量产计划已受影响,若限制进一步升级,中芯国际的存储器代工产能扩张可能停滞。吴老师建议持有中芯国际关联标的的客户,密切关注美国商务部的设备出口许可进展:“若 2026 年前中芯国际无法获得 14nm 设备许可,其存储器代工业务增速将从当前的 50% 降至 20% 以下。”

六、结语:在周期波动中把握确定性

存储器紧缺带来的行业机遇,本质是 “技术创新需求” 与 “产能供给刚性” 的碰撞。吴老师的股票合作实践证明,面对此类周期行情,投资者无需在 “追涨” 与 “恐高” 中纠结,而应通过大厂态度解码、订单数据验证、技术适配筛查穿透炒作迷雾。
正如吴老师在年度客户报告中所写:“存储器概念股的投资,不是赌价格涨不涨,而是选对‘大厂供应链中最具议价权的标的’。长电科技的订单壁垒、江丰电子的技术适配能力,就是当前周期中最确定的投资锚点。” 在半导体产业周期与地缘政治的交织中,唯有以产业研究为基、以数据验证为尺,才能在概念股的热度中守护收益,抓住周期上行期的长期机遇。


相关信息资讯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