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主力分仓
有时候,主力会用几个账户来进行交易,因而需要将筹码进行分仓,于是就会出现几次特大单的成交行为,一旦分仓过程结束,股价就会继续盘整。分仓的特点是盘中多次出现大单成交的现象,但却没有致使股价高涨或急跌,股价震荡的幅度也不大(对敲则是一个阶段性的持续行为,且带有明显的拉升或打压股价的目的)。
(3)交换主力
若个股几日内的成交量非常大,那么也有可能是新、老主力在交换筹码。该行为的特点同分仓的特点类似,但是成交量和大笔成交的频率远高于分仓时的情况。一旦新、老主力交换之后,往往新主力还会在市场上继续收集筹码或进行打压震仓的动作。
三、底部无量涨停
一般而言,由于没有大量的卖单出现或没有大量的买单进场,个股在底部区间是没有大成交量的。若有大成交量,无论是真是假,此处往往不会是真正的股价底部。至于什么时候是股价的底部,通常是主力说了算。如果主力不出手,股票就一直不会有底部,这跟成交量没有必然的联系;而当主力出手的时候,市场底部就会因主力的抢购动作而出现。当然,主力也是投资者,他也需要通过不断试探市场的动作,来感知市场的温度。但散户在真正的市场底部是很难买到大量筹码的,因为主力是不会把低廉而优质的筹码给普通投资者的,这时往往就会出现“底部无量涨停”。
通常底部无量涨停包括以下两种。
1,下跌放量,底部大量,而涨停无量
这种情况通常是股价从高位拦腰折断之后的结果。
1)下跌放量
在个股前期急剧下跌的过程中,造成成交量过大,可能是因为主力在悄悄减仓,可能是其抵押在外的筹码开始出货,也可能是老鼠仓(和主力一同建仓的内部个人资金)开始出逃。一直期望该股出现回调的散户往往会蜂拥而至,导致成交量放大,是由于股票下跌不是以开盘跌停的方式出现的。
(2)底部大量
往往由于个股暴跌后出现大量的短线客哄抢(当然也有主力对倒的原因),使得当个股急跌到阶段性的底部后,会出现比在下跌过程中大得多的成交量。若个股在底部连续几日爆发大量,那么往往是新主力开始介入的表现。但新主力不一定就是强庄或长庄,有可能是游资性质的超级短庄,往往只在2-5天内做一波行情就走:若大盘情况较好,其坐庄的时间就会长一点,但通常不会超过半个月。当然,也有游资被陷进去后被迫成为长庄的。
(3)涨停无量
从“下跌放量”到“底部大量”是一个连贯的过程,但从“底部大量”到“涨停无量”却有一个洗盘的过程。若新主力不是超级短庄,那么这个洗盘的过程可能会很长,目的是洗去跟其一同建仓的跟风盘,而洗盘的方式则是通过参差不齐的下跌动作,一直跌到市场忍无可忍,失去持股的信心。此时的股价往往早已位于主力的成本区之下,当主力实在洗不出浮筹时就会快速拉升股价,使股价迅速回到或远离自己的成本区。在股价拉升的过程中,该洗掉的散户早已不存在了,而意志坚定的投资者则持股待涨,所以此时往往就会出现“涨停无量”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