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两年搬了两次家,要是我绝对会崩溃发疯,可他却一点儿情绪都没有,反而越搬家越兴奋,就因为他又可以一展伸手了改装啦。
他,是今天的屋主先生,是一位韩国留学博士,30岁自律生活已经6年了,每一次搬家他都会精心的布置一番,因为自律不允许他看到一片混乱;一个人坐拥66㎡的小空间,不孤单寂寞反而被超多人羡慕!

为了方便了解空间的结构,他手绘了一张简单的户型图;因为老房子结构把控不住,硬装主体不做任何的改动,该三个房间还是三个房间,尽管每一间都非常的拥挤,甚至一开门就是床像香港的“棺材房”一样,他也不去动。

从入户门一路进来的客厅,重新粉刷过的大白墙、浅灰色的强化地板,用深色、细窄、木质的线条做顶面装饰;客厅四面环绕着门洞,不适合也不便再放传统的沙发茶几,一张圆桌足够容纳4人,用三星The Serif电视替代电视柜、电视墙,略微有点大不过现在却很舒服。

反过来看,桌子恰好处于四面门洞的中间位置上,旁边空着有点尴尬就添了一个假的石膏壁炉装饰,当成餐边柜使用;后方正对的书房门口,一边是壁挂钩,挂些小玩意儿,一边地上是加湿器和书报架,家小只是不整理生活的借口。

再转一个方向,是卧室和衣帽间的门,幸亏中间有了一个壁炉,不然光秃秃的反而显得不够生活化。

另一方空间、采光都比较舒服,正是阳台的位置。用百叶帘遮挡部分强烈的光线后,依然能坐在阳光下沐浴;在此中间的位置上,嫩黄色的玻璃橱柜,一个青春活力的颜色,藏了许许多多好看的咖啡杯、马卡龙色的陶瓷杯、还有收藏价值的纸折灯。

马卡龙色的杯子,半透明的、像混了牛奶一样,或者说像是玉打磨成的,好看有意味。

阳台一角也是厨房,前面咖啡杯橱柜也不是没有用意的,放在这里与木质碗碟柜相对,正好可以将厨房的空间稍微延出来一点,看起来会宽敞些,做饭也愉快。

往内,厨房的面积真的不算大,若是水槽和灶台需要底座,估计连橱柜都不想塞进去碍事儿;不过幸好的是他懂得自律,收拾得紧紧有条、干干净净的。

平常做饭的次数不多,可对咖啡、调酒、烘培他却很有兴趣,没事就给自己煮煮咖啡、为朋友烘烤小点心,再就是聚会时调杯酒。一个人的自律,把生活过的有滋有味儿。

厨房的拐角里,是一个个的小碟子,用的折叠木架架起来,一个一个的放上去谁也不会碰到谁,再用干净的毛巾盖上,免得灰太多;窗台上,适合懒人种植的绿萝,目前还活的不错。

反过来的冰箱和洗衣机,百叶褶皱下的阳光,似乎更加的帅气漂亮。

洗衣机上,摆放着洗衣液、柔顺剂、杂物篮等,缝隙里正好可以方下一个折叠的脏衣篮,干净整齐的房子,需要懂得观察、不放过任何一个可利用的边角缝隙。

与客厅并排的大书房,最大的房间,原本应该是卧室,可他却反着来,做成了书房。简单的四只脚的书桌、嫩黄色的橱柜、两个木质的边柜,安静的书香味。

这里的橱柜和客厅的一样,展示着他心爱的手办玩偶,满满齐齐的摆了一柜子,是不是每个青年人心里都有一颗童心啊,可可爱爱的一小角。

桌前的墙角,不知不觉也被贴满了明信片,

后方两个柜子,一个是抽屉盒收纳,一个橱柜收纳,但台面上基本上都是小摆件,无规律的摆放但不会很乱,像是有人气的地方。

隔壁,一开打门就是紧贴着的卧室床,床头柜、床头灯什么的别想,也不用多花费,床头靠背上的10公分刚刚好。

关上门打开灯,普普通通的靠背板上,莫名的晾出一条光,不会刺到眼睛的床头灯,很棒。

床尾的一角,和床做个伴儿,二手市场上淘来的椅子,再摆上一副画,刚看过的书也可以丢在上面。

一副画一副画的摆过来发现,这年岁的小凳子上还能再来一盏蘑菇灯。

更衣室,黑白棋盘格子的地毯,是这里唯一的一个软饰。左右两边都是衣柜架,没有一处是空的,实际上精致的男儿也不允许它空着。

秋季薄的毛衣、卫衣等叠放在架子上的一角,下方木质斗柜里,嘿嘿……手表、袖口、领带之类的,分类放好,早上也不至于慌慌忙忙的找寻不到。

居家过日子嘛,有衣帽的地方必然还会有被褥、枕头啦,然后就是一个大衣、外套、西装的挂放问题。

最后看一眼卫生间,花洒、面盆、浴室镜三合一,在很大程度上节省了成本和面积,尽管不太像寻常之家,但租房生活几乎没有事事如愿的,
房子的改造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它是一个漫长的、细腻的过程,可以通过日常一点一滴的布置来改变,从而得到自己想要的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