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一个出身农村的穷小子,是如何成为复旦大学的任课老师,又是如何利用四万元的资本,创造四百亿的价值的?

从农村穷小子到中国上海市第一首富,被誉为“投资教父”和“中国巴菲特”的郭广昌究竟是如何做到的?
儿时家境贫寒,考学出人头地
1967年,郭广昌出生于浙江省东阳横店的一个普通家庭。
他的父母都是农民,农闲时,他的父亲会在建筑工地上做一些力气活,赚一点微薄的收入,母亲则留在家里,照顾孩子,打理家务。

家里有三个孩子,本就贫苦不堪,他的父亲偏偏又不小心在工地上出了意外,落下了残疾,从此无法再做力气活儿。
好在当地的一家企业看他可怜,给了他一份看门的工作。工作不算累,工资也不多,每个月只有十五块钱,再加上母亲卖菜的钱,勉强可以支撑一家人的基本生活。
虽然家境困苦,郭广昌却从未埋怨过自己的父母,他深知读书的重要性,从小便勤奋认真,十分努力。
父母也从未因为家里贫穷,逼迫儿子放弃学业,他们拼尽自己的所有努力,供儿子读完了小学和初中。

初中毕业后,郭广昌顺利考上了中专。在那个年代,考上中专已经十分了不得了,更不要说是经济和教育比较落后的农村地区了,通常一个村子也只有几个人能够考上中专。
不过郭广昌对此并不满足,他的目标非常明确,也深知自己不能止步于中专。从小到大,他无时无刻不在告诫自己,父母如此辛苦,是因为他们没有文化,缺少机遇和勇气。
如今他拥有着受教育的权利,为什么不再更进一步呢?
他想读高中,想要考取大学,靠知识改变自己的命运,走出落后的农村。
两个姐姐对弟弟的选择表示了支持,她们放弃了读书的机会,靠手工品赚取一点钱补贴家用。希望他可以勇敢地去追求自己的梦想。

读高中并不是那么容易的,大学也并不是好考的。家里十分拮据,又缺少劳动力,他的父母刚开始其实是反对的。
郭广昌不断开导自己的父母,诉说自己的想法。他的父母最终也同意了儿子选择。就这样,郭广昌放弃了中专的录取通知书,进入了东阳中学进行学习。
为了不辜负姐姐们的支持和父母的期望,郭广昌一天也不敢懈怠,把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到了学习中,外界的所有事情都无法让他分心。
功夫不负有心人,高中三年,郭广昌的成绩始终名列前茅,最终成功考入复旦大学。

家人和邻居们都为他高兴,郭广昌则默默发誓,一定要好好读书,在外面闯出个名堂,为父母争口气。
因此,进入大学后,他依旧十分认真地对待自己的专业课,在别人放松享乐的时候,他不时泡在图书馆汲取知识,就是跑到外面进行社会调查。
俗话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郭广昌很好地把这句话诉诸了实践,平时上课时,他努力学习专业知识,节假日时,他就骑上一辆自行车,在周边城市转悠考察。他甚至只靠一辆自行车,从上海骑到了北京。

这不但增加了他的阅历,也让他意识到了一件事:社会正在飞速发展,只要细心观察,抓住机遇,一定可以有所作为。
四年的大学时光飞速而逝,毕业那年,郭广昌凭借着优异的成绩,得到留校任教的机会,成为了一名大学老师。
别说是在那个年代,就算是现在,大学老师也是一份十分体面,十分舒适的工作。
不过,胸有大志的郭广昌并不甘心只做一名平庸的教师,他相信自己有更大的价值,更大的能力,可以走出更好的未来。

于是,他一边在学校任教,一边细心观察着社会的发展变化,想要为自己寻找一个机会。
上世纪九十年代,改革的浪潮席卷了全国,广大的有志青年们纷纷南下创业,中国经济飞速发展,在国际上的地位也越来越高。
一时间,无数机遇朝郭广昌涌来,他决定趁着政策的东风,好好地施展自己的宏图大业。
越来越多的青年人创业成功,走上人生巅峰,郭广昌略一思索,也加入了创业的大潮。

众所周知,创业是需要一大笔启动资金的,郭广昌并没有那么的钱,一时之间也犯了难。
幸运的是,郭广昌在复旦大学还有许多好友,几个人一合计,决定一起筹钱,共同创业。
就这样,几个人东拼西凑,筹集到了3万8千块钱,兴致高昂地开始了创业。
有了启动资金,接下来就是决定做什么了,那么多的行业,哪一行的发展前景比较大,最适合新手操作呢?
为此,他们专门进行了一次社会调研,把社会上大大小小的行业几乎给调查了遍。思来想去,大家下了决定,他们的调查能力那么强,不如就做“信息咨询”吧。

于是,“上海广信科技咨询有限公司”诞生了。
公司成立后,郭广昌整日为了事业忙碌着,几乎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
可他们做了宣传,也耐心等了很久,却始终没有接到什么大的订单。这不可避免地让大家的信心和热情都受到了打击。
郭广昌没有气馁,依旧细细观察着市场的动向,终于在1993年,迎来了一次机遇。
当时,台湾的元祖食品想要打入上海市场,为了减少风险,他们急需一个上海当地的公司,为他们出谋划策,制定营销策略和战略方向。

郭广昌敏锐地意识到,这是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他立马联系元祖食品,向他们毛遂自荐。
在郭广昌和同伴们的努力下,他们的第一笔订单完成得非常好,一下子就赚到了三十万块钱。
这笔订单不但让他们赚到了第一桶金,也帮助他们的公司在业内打响了名号。
此后,越来越多的公司与他们建立合作,他们也很快就赚到了第一个一百万。
接下来,公司规模不断扩大,名气也越来越大。他们便想给公司换个更加朗朗上口的名字,最终敲定了极富纪念意义的“复星”。

接下来,复星开始了大刀阔斧的改革,逐渐进军了房地产、生物医学、钢铁、证券等行业。
进军生物制药领域时,他们利用了几年的时间,研制出了“PCR乙型肝炎诊断试剂”。这种试剂可以方便快捷地检测出受检人是否携带乙肝病毒。
此举不但让他们跻身行业顶端,大大提高了他们公司的地位,也让国内的医学迈出了很大的一步。
这种试剂刚刚上市,就让他们获取了一个亿的利润,从此,制药也成为了复星的主要产业之一。
在证券业,他也做出了一番事业,获得了数不清的荣誉和财富,身价直飚400亿,被称为“投资教父”、“中国的巴菲特”。

2009年,复星集团的业务开始向国外市场蔓延,2021年4月,他又以69亿美元的身价,位列福布斯全球富豪榜第380位。
事业有成的他还遇到了自己的挚爱,并于女方喜结连理,如今家庭美满,十分幸福,可以说是各方面都非常成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