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导体设备是目前限制国内晶圆扩产的核心环节,目前国内设备厂商在刻蚀、薄膜沉积、离子注入、清洗、涂胶显影等多个环节已经具备了国产替代能力,可以满足国内芯片厂扩产需要的大部分设备。考虑到海外设备厂商由于零部件短缺交期不断拉长,美国与荷兰和日本达成协议,将进一步提升了半导体设备的管制条件限制门槛,上游设备的国产替代有望加速推进。关注受益国产替代加速的设备、零部件、材料、高端芯片等各环节的相关标的,比如富创精密(688409)+2.05%、微导纳米(688147)+2.41%等。
【独家参考】
>新华网:公司初步具备开展大规模AI训练的算力基础
——————
新华网(603888)-2.85%接受机构调研时表示,公司大数据业务具有广泛的影响力,已为多家部委和广大企业提供服务,下一步紧抓数字经济发展契机,拓宽服务领域,更好地服务好G端和B端客户需求。新华云计算平台具有安全、高效、全面的云基础资源,专注打造政务、媒体云生态体系,为政务数据融合、应用互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持续为客户提供更加丰富的产品服务及全栈解决方案。当前,新华网已初步具备开展大规模AI训练的算力基础,拥有海量的数据资源,掌握一定的AI技术产品研发能力。
公司参股公司新华智云,作为人工智能企业,长期致力于人工智能在内容生产方面的应用实践。去年推出了全球首个内容自动化生产标准,即机器生产内容(MGC)标准,可以看作是AIGC的重要一环。同时,新华智云持续深化在小模型/可控模型上的积累,聚焦于元宇宙领域,覆盖数字人、数字内容与数字场景的智能化生产,推动降低内容生产成本。
>拓斯达:伺服驱动等相关核心零部件有望小批量推出市场
——————
拓斯达(300607)+0.26%接受机构调研时表示,目前,公司已自主研发掌握了控制器、伺服驱动、视觉系统的核心底层技术,逐步实现核心零部件进口替代,可保证在同等性能水平的情况下向客户提供更优质、更具性价比的产品。产品研发主要包括工业机器人、注塑机等标准品类开发,应用开发主要聚焦于自动化解决方案等项目类应用。公司在持续推进全电动注塑机以及控制器、伺服驱动等相关核心零部件的研发,目前处于客户现场调试样机阶段,后续有望小批量逐步推出市场。公司目前自主掌握了主轴、转台、摆头、齿轮头、动力刀塔等核心零部件技术,自制比例达55%以上。
【财经要闻】
>全国政协委员、央行行长易纲谈金融监管改革。
>国家医保局:2022年全国通过省级医药集中采购平台网采订单总金额10615亿元,同比增275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