套利思维与交易系统的不同之处在于,一个是同时点上的盈亏对冲;一个是不同时点上的盈亏对冲。
对于一个交易系统而言,稳定性是比期望收益、操作周期等更为重要的一个参数。而稳定性越好的系统就越依赖于理念,稳定性越差的系统就越依赖于参数的优化。
参数的分散化:能够让敏感系统左右挨打的行情,的确可以被迟钝系统所包容;而能够让迟钝系统左右挨打的行情,的确可以使得敏感系统获利,这就是多参数系统的分散价值。
预测者更讲究天天有观点(必然是注重短线),而(趋势跟踪)交易者更希望天天没事做。
如果一个交易者不能战胜自己的心灵,那么他的行为可能更注重确定性而不是利润。人的一生总是在追逐确定性,认为只有得到确定性才能使自己感到安全。事实上,确定性是不可能追求得到的。而只有意识到确定性并不存在时,我们才能使自己的内心得到安宁。焦虑原理最为主要的一个提示就是,建议交易者放弃对不真实的确定性的追求。
获利率是由正确率、赔率、操作周期,三个因素所决定的。绝对不是高正确率的方法就是好方法,恰恰相反的是正确率越高的方法越容易死人。
市场是值得敬畏的,奢望找到市场的逻辑是愚蠢的。只要你能够形成观点,那么市场就会打败你的观点,除非——你根本就没有观点!
如果说,交易方法是基于概率下的产物,那么有效的时候就是收入、无效的时候就是成本。请注意,我们在将不同交易方法进行叠加的同时,不但叠加了收入,同时也叠加了成本。
所有的交易方法都是基于概率(统计学)的产物。交易者靠人性的不对称性建立起来的概率优势实现长期的必然盈利。
对于大盘而言,下跌能够成为未来上涨的理由,所以指数没有不可逾越的顶部。
现在回想曾经的底部策略,不过是一种选择弱势股的策略。这就注定了我由于贪低的误区,而使得我曾经的持股成为弱势股的集中营。在我看来,大多数股民的本能中,都存在着选择弱势股的天赋!
巴菲特说:“在市场贪婪的时候要恐惧,在市场恐惧的时候要贪婪”。由此可见,并非贪婪与恐惧的错误,而是人们在最不恰当的时候出现这两种心理现象。如果说,某交易者当亏损超过50%以上时才会出现恐惧,那么他的恐惧尺度绝对有问题!既然我们永远无法消除恐惧、甚至恐惧根本就不应该被消除,那么就客观的量化恐惧吧。事实上,止损行为就是一种恐惧的表现。他在潜在的风险面前,选择了逃跑。孙子说过善败者不亡,那么勇往直前的匹夫灭亡只是早晚的事情。
交易获利的关键就是,在顺境中赚取足够逆境中亏损的金钱。即使从事后来看,你的某笔交易是获利的。那么站在事先的角度来说,你这笔交易也是可能出现亏损的。